东兰讯
“自从我们村得到东莞市帮扶之后,县里也帮我们开通了屯级路,村里都建了新房,道路也硬化了,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了。”地处大石山区的东兰县泗孟乡屯长村外丰屯的群众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该县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开展
“五大工程”推进年和“美丽东兰·清洁乡村”活动为抓手,在扶贫工作中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扶贫,夯实特色产业扶贫”为三大基础,带动全面扶贫工作,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得到喜人的成效。
夯实基础搞建设
项目带动新发展
2012年,自治区扶贫办先后两批次下发给该县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屯级道路建设、修复及硬化道路共74条,投入资金1248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完成93%,完成投资1175万元。该县还充分利用区内外帮扶资金对口帮扶,其中,广东东莞帮扶泗孟乡屯长村外丰新农村示范屯建设,项目总投资155.9万元;北海市投入资金100万元帮扶隘洞镇龙平村可发屯建设示范屯。2013年初,该县通过多方联系,争取到南方电网公司、东莞市帮扶城东中学援建教学楼项目,帮扶资金分别为711.18万元、510万元,有效解决了城东中学项目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同时,获得全区福利彩票公益金1500万元,用于整村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及屯级路建设。6月中旬,东兰镇板逢村弄吉屯再次得到北海市扶助资金100万元,用于屯级道路硬化工程和产业开发。
金融信贷助扶贫
解决群众大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扶持个人发展,从而带动全县发展。自治区扶贫办将东兰列为2013年小额信贷试点县,贴息资金100万元。目前,该县正在核发第一批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0万元,对应引导贷款额度为400万元。该资金将用于扶持400户贫困农户实施种桑养蚕、养猪、养鸡、板栗品改、经商等项目。2011年,自治区扶贫办分别在隘洞镇华龙村、切学乡纳堂村进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得到良好的效益后,2013年又投入扶贫资金120万元,扶贫纳堂等8个贫困村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紧缺问题。同时,该县还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活动,给创业者最高5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
强抓特色产业
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以来,东兰结合境内特色经济林、家禽畜牧种养实际,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销一体化的要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1万元,不断推进产业化建设,并力争做到“保旧增新”。
作为中国“板栗之乡”,该县共有板栗25万亩。该县千方百计在提高生产质量、市场销路、农户收入等方面下工夫,通过成立板栗经纪人协会带动与导向,发动群众对板栗进行品改、管护等。2013年对低品质果树改造2500亩,使品改后的板栗售价由原来每公斤5元至7元增加到8元至9元,农民收入有了提高。同时,该县将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大石山区转型扶贫开发特色产业之一,着力把核桃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共完成核桃种植14396亩(以发放种苗计算)。据了解,去冬今春,该县还完成油茶种植9323亩。
在通过扶贫开发打造“绿色东兰”的同时,该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深入实施生猪规模养殖、林下养殖、特色养殖等,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社,全县畜牧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全县新增黑山猪养殖场19个,目前共有养殖场41个(含在建),成立黑山猪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黑山猪出栏7.23万头;乌鸡养殖场共有24个,专业合作社2个。除林下养殖场建设外,兰阳农户还饲养东兰鸭,东兰镇、大同乡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养殖户均在稳步扩大规模,从事生态特色养殖的农民日益增多,水产畜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潘
剑)
新闻推荐
东兰讯
近日,东兰县社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村民黄奶欢老人家中,为其办理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老人的儿子黄先生激动地说:“我母亲身...
东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