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传递政声、了解民情、化解民怨”,这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构建民兵“民情恳谈”平台发挥的积极作用。
该县充分发挥民兵分布广、信息渠道丰富,易融入群众等优势,在142个行政村民兵营(连)中选聘580余名青年民兵为民情恳谈员。恳谈员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相互沟通、联动,在化解农村各类矛盾,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发挥“听诊器”和“显微镜”的作用。2011年,通过“民情恳谈”,该县及时化解农村各类矛盾107起,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76.5%,农村呈现出和谐安定的局面。
为使“民情恳谈”贴近群众,该县建立流动民兵民情恳谈服务队46支,民情恳谈室139个,制作恳谈卡15万余张发放到村民手中。大安乡顶新村村民玉敬泽养羊多年,因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今年3月,民兵恳谈员玉海平与玉敬泽交谈后,及时向乡里反馈信息,2天后,政府将2万元低利息贷款送到玉敬泽手中扶持其发展养羊。目前,全村有139户村民在低利息贷款的扶持下发展养羊。
“恳谈”吹起村屯文明风。让民兵恳谈员当好村风文明的“传播员”。在少数村屯,村民迷恋赌博、封建迷信、小偷小摸,违反计划生育现象时有发生。为净化农村不良的风气,民兵恳谈员积极树村屯文明新风,带头学科学、讲科学,把村屯风气带好了,把农户家庭带富了。大安乡环界村是出了名的老大难村,开展活动后,促进了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村屯风气的好转,如今,全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即讲文明礼貌的村民多了,打牌赌博、纠纷斗殴的村民少了;学科学、用科学发家致富的村民多了,游手好闲的村民少了;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多了,搞封建迷信的村民少了。
(覃善扬)
新闻推荐
环江讯
“有了户口本后,我不但可以办理身份证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还可以申请民政补助,感谢公安民警不辞劳苦的帮助!”8月10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村民...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