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一个硬汉抡起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打石头,抡起、敲打、抡起、敲打,回荡在山里的声音,有力而清脆。
他身边10岁的儿子好奇地拿起另一把锤子,却发现锤子很重。19公斤的锤子举起来,再敲下去,汉子没有要停下的意思,顽固的石头“膨”的碎开的一瞬间,小石块向四周溅开,灰尘弥漫,汉子顾不上太多,继续埋头敲打着另一块石头。
这位汉子名叫韦转成,47岁,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丁洞村长洞屯人,他就是为村里铺路修路的好心人。
丁洞村一共有22个村民小组(队),人口有1967人。从丁洞街上到各个屯,有两条主要的交通要道,都是沙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盖起了新房子,外出挣钱的也买了车子,沙路很小,两车相会时难以通过。特别是年久失修,沙路路基渐渐垮了下来,有的路面已坑坑洼洼。
韦转成1986年到柳州市去工作,在一家采石场做炮工,一干就是10年。1999年,韦转成带着妻子和一对儿女移民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干起了老本行,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算轻松。
但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韦转成每次回老家探望父母和亲朋好友时,心里对于家乡的那份牵挂越来越浓,割舍不了那份故乡情,韦转成毅然决定回家乡。
韦转成回到老家的时候,他所在的长洞屯正好开始修路。韦转成主动地投入到修路的队伍当中。他看到乡亲们打石修路很辛苦,他就开了一个打石场,免费为群众提供石头铺路。
“从2012年开始,他就开始召集我们去打石头,然后加工成碎砂,再运到路面坑洼的地方,铺路修路。”丁洞村长洞屯村民卢金增说。一车一车的砂石,一点一点地填补,一次一次的铺路,韦转成忘了自己运了多少车,也忘了自己敲打了多少块石头,更忘了自己为此留下了多少汗水。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住的还不是楼房,但是他为我们铺路,为了我们方便,太感谢他了。”丁洞村小学校长覃荣安说,特别是在学校前面的那段路,铺好之后,不用担心学生下雨天难进学校,孩子们也不会去玩水,更加安全了。
“以前根本不敢开车回家,路面不平,担心车子底盘被刮。现在开车过去好多了。”丁洞村村民韦国说,以前走路要1个半小时,现在半个小时就可以开车到家。
为乡亲们铺路,自己掏钱请人运石料,韦转成铺的路程大概有1000多米,填补的砂石大概有120吨。韦转成10岁的儿子韦振,对他父亲免费为乡亲铺路的事情很熟悉,每次父亲请人搬运砂石的时候,他都在家里煮饭等父亲回来吃,父亲的辛苦他知道,他能帮得上忙的,就是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少父母的负担。
也有人不理解,也有人嘲笑,为何别人不去做,为什么韦转成那么执著?“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觉得路修好了,大家进出方便些。”。
“我铺路修路,仅仅是给家乡小小的回报而已。”韦转成淡淡地说。
新闻推荐
3月19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
“学雷锋服务月”无偿献血活动,吸引上百人踊跃捋袖无偿献血,践行雷锋精神,将学雷锋活动引向高潮。据悉,当天大家共献血1...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