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技术检测平台投入使用
2012年11月12日,落户河池城区工业园区的广西有色金属、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竣工投入使用,改变了河池市无自治区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现状。这两个中心是广西区发改委批准建设的自治区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用地为1.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9018平方米,总投资2200多万元。项目2011年8月动工,在广西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质监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仅用一年多就建成启用。
据了解,广西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集检测检验、科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同时,计量检测、校准以及特种设备检测实验室一并迁入。产品质量检验是以有色金属产品、酒类产品及原材料检验为主,还具备对化工、化肥、建材、食品等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能力。计量检测及校准能力方面则涵盖了长度、电磁、光学、力学、热工、声学、无线电、电离辐射、时间频率、物理化学等10大类器具(设备)。特种设备检测能力则涵盖了起重机械、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用水水质分析等。
两个检验中心未来将扮演‘政府公共实验室、经济发展技术支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自主创新研发基地\’等重要角色,为广西尤其是河池市的有色金属、酒类支柱产业提供一流的检测检验服务,进一步促进我有色金属、酒类产业转型升级。
强力助推产业发展
“重点打造有色金属、水电和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桑蚕等产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定位河池要打造新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广西区党委、政府把河池列入桂西资源富集区加快开发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企业有63家,年采、选能力达800万吨,年冶炼能力100万吨,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品种10个。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67家企业中,有色金属企业占24家。河池酱香型白酒产能已位居全国第三。
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和酒类产业发展,有了强大的“助推器”。广西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广西有色金属产品中心设有原子吸收光谱室、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原子荧光光谱室、波质联用仪室等一系列的核心实验室,装备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简称ICP),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等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专业检测设备。如今,河池两个自治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综合实力迈上了国内一流、广西领先的水平。
人才是关键。河池市质监局不断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如该局酒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前有两个品酒师经过专业培训,均已获得国家高级白酒品酒师证书。河池市获证的酒类生产企业共20多家,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露酒等。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将有力助推酒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和南方冶炼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合作,利用自身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提升地方科技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大局亮点频现
实施产业增量提质工程,是当前河池的一项中心工作。目前,河池市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市质监局在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的创新亮点。
落户在本市的广西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落户在宜州的广西茧丝检测中心,是河池质监系统积极主动争取得到的3个自治区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这是河池市质监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闪现的一大亮点。
目前,为更好地发挥自治区质检中心为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的作用,自治区质监局根据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建设规划安排,同意将广西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名为广西轻工及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心更名后,将开展轻工产品方面的检测项目,为河池轻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市质监局起草编写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准规范》,改变了广西区在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准上无依据的现状;起草的《蓄电池综合参数自动测试仪校准规范》,改变了广西在蓄电池综合参数自动测试仪校准上无依据的现状。
同时,市质监局积极开展“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和原产地保护产品的培育和扶持工作。目前,在有效期内有9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广西名牌产品的称号;2个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12个获有机食品认证;2个品牌食品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促进了全市产业提质工作的发展。
新闻推荐
河池市开展2013年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打造生态新秀 建设美丽河池
本报讯(记者
李盛勇
通讯员
李纯浩
杨红盛
摄影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当天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率市四家班子...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