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岑朝会在为学生们上课。
在天峨县最偏远的三堡乡顶茂村纳由屯,有一所山顶小学,45岁的岑朝会是学校唯一的老师。2003年,他从广东打工回来后,就回到母校纳由小学任教,一晃已过10年。10年来,他守住清贫与寂寞,扎根深山,把一拨又一拨的孩子送出了大山。
教师梦支撑前行
纳由屯位于云贵高原南麓,是天峨县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远的村屯之一。近日,记者从天峨县城出发,车子沿着山路盘旋了3个多小时,下车后还乘坐了半小时的渡船,终于来到与蓝天相接的纳由屯。被山区太阳晒得黑红的岑朝会和学生正在操场上排队迎接我们的到来。
2003年春节,岑朝会打工返乡时,看到村里到处乱跑的适龄儿童特别多。原来,该屯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已经退休,学校停办了很长一段时间。而10多公里外的村完小由于条件有限,收纳不了这些低年级的学生,这些孩子只能整天放牛、玩耍。岑朝会暗下决心改变现况,最后,他在纳由小学当起了一名民办教师。
学校位于村屯的山坡上,始建于1958年,由于年久失修,石头砌成的教室四面透风,地面坑坑洼洼,屋顶瓦片也摇摇欲坠。
看到破烂不堪的校舍,岑朝会拿出打工几年挣来的4000多元积蓄,买了一堆建材,自己动手修建,最终把校舍修好了。同年9月1日,学校准时开学,该村纳由、纳彩两屯的30多名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得到解决。
就这样,岑朝会一教就是6年。由于校舍离村庄很远,孩子们需步行20分钟的山路才能到达。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上学的娃多是6、7岁的光景,一不小心他们就会摔倒受伤。岑朝会这时就会一个个背着上下学,来来回回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由于是民办老师,岑朝会没有工资,仅靠每学期收50元/人杂费维持生计。每到春节,在外打工回来的朋友看到他,都劝道,像你这样的文化水平,在外打工每月5000元钱不是问题,在穷山沟里待图个啥啊?他听了,只是笑笑,不回答。
岑朝会称,教师梦从小就一直扎根在他心底。1994年高中毕业,他没能考上心仪的师范学校,遂奔赴广东,先后倒卖过山货,在工厂当搬运工……但每份工都做不长。当时每月也有2000多元,但感觉就是没劲,当老师的梦想反而欲加强烈。
妻子默默支持无怨无悔
岑朝会的妻子叫王明莲,今年35岁,是同村油朝屯的农民。在跟岑朝会结婚前,她曾有过一段婚姻,前夫也是一名小学老师,前些年打鱼时,意外身亡了。不到30岁的王明莲欲带女儿改嫁,当时不乏一些条件较好的男子上门提亲,可她不为所动,独独看中了当老师的岑朝会。
2008年,王明莲带着骡子、牛、衣柜等嫁妆来到顶茂村纳由屯,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岑朝会。
王明莲笑着称,我这辈子就只嫁老师了!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暑期,一场无情的暴雨袭来,学校校舍墙壁大面积开裂,室内柱子歪歪斜斜,成为高度危房。下学期怎么办?万分焦虑之下,岑朝会决定自建房屋办学校。为筹集建校资金,他向银行贷了几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在村中央的一块平地上盖起了新校舍。
到教室铺水泥地面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原本计划花3天工期,不到两小时就搞好了,岑朝会感到特别开心。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学校终于建成。
由于资金有限,房子只盖了两层,岑朝会和妻子住第一层,第二层是教室。
当年9月,五星红旗在新校舍前的空地上高高升起,岑朝会带着娃们搬进了新的教室。40多名学生就在这间新教室内接受复式混合教学。到了当年10月,岑朝会才取得代课教师的指标。
由于盖房子,岑朝会至今还欠下银行几万元的贷款。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还贷后就所剩无几了!为了生计,王明莲常从娘家拿钱来过活。对于妻子的付出,岑朝会感激万分。
愿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
十年来,岑朝会一直坚守着,且身兼屯里队长等职。在校点上学的娃大都是留守儿童,岑朝会既当老师又当父母,除了上课,还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经常接送他们上下学,帮他们洗脸、洗头、剪指甲等。
“岑老师太好了,天天接送娃儿上下学。我年纪大了,有些事管不了,都是岑老师在操心。”该屯75岁的王乜棠老人对记者说道,6岁的孙女蒙琳琳入学几个月后就懂事多了,回家后还知道给她倒水喝!
“孩子们很可怜,从小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由老人照顾。希望自己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岑朝会望着活泼的孩子们感慨地说道,“希望他们能学好本领,用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这是我和妻子最大的愿望!”
走在路上,学生和家长们叫声“岑老师好!”,都让岑朝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和自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沈应佳 通讯员 龙 镇 龙春燕)日前,天峨县出台《管理办法》,从资金分配、使用范围、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对“美...
天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