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没过完,从海外务工回乡的郑其传已经买好了返程的机票,2月20日他将再赴新加坡,开始又一年的“打洋工”生活。虽然不同于“海归”做学问,但海外务工5年,收入较为稳定,他的目标是挣够一笔钱就回合肥买房。
◎基层镜头:在新加坡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地点:合肥市新站区三十头社区李湾村
海外务工 攒钱回乡买房
今年42岁的郑其传,是合肥市新站区三十头社区李湾村的村民。他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农民依靠种庄稼虽然衣食无忧,但收入普遍偏低。由于邻近合肥,和他同龄的青壮年,基本都靠在合肥打工挣钱。2010年之前,郑其传也一直在合肥打工,从事建筑行业的一些小工。
这一年,在同乡的介绍下,他遇到了到新加坡务工的机会,且同样是建筑工,没有多少门槛。 “当时新加坡方面每月开出的工资大概有人民币7000元左右,而在合肥我只能拿到将近5000元,还不稳定,没有活干的时候,人就闲着。 ”
“其实到海外打工,也就是出趟远门。 ”他笑着说,第一次坐飞机飞越千山万水,到异乡的时候,他感慨自己一趟远门就到了另一个国度。 “新加坡不大,但城市管理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从来不会被拖欠工资,由于当地劳动力缺少,我们务工也不会被歧视,权益也有保障。 ”他说,新加坡的华人很多,他们打工的公司就有百十号人,在那里也没有太强烈的不适应。 “我的目标,就是挣够了一笔钱,回合肥来买房。 ”郑其传说,几年打工,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
机票再贵 挡不住回家路
在新加坡打工的头两年,郑其传没有回家过春节。 “一心想着多挣钱,多干活。 ”他说,到了春节的时候,他打越洋电话回家给亲人拜年、问候。这期间,独在异乡的他,经历了母亲病故等变化,对于家里的思念越来越浓。 “后两年,我每年都赶回来过年,虽然机票比较贵,回国过年周转又要耽误一个月的时间。 ”他说,传统的春节团圆观念,任何外部因素都挡不住归乡的脚步。
近两年春节回来,郑其传感慨最多的,是合肥越来越大的变化。他的老家,原来属于长丰县,区划调整后,现在划进了新站区。城镇化加速,他家周边的几个村庄都已开始陆续拆迁,往日的农村景象已经逐渐消失,镇上的高楼也一幢幢拔地而起。同时,由于土地流转,这里农民单纯种庄稼的时代也在逐渐终结,葡萄园、生态农庄等逐渐增多。
郑其传的二哥郑其兵没有出国,一直在合肥市场上做建筑工。“现在合肥的建筑工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我二哥他们现在每天的收入将近500元左右,一个月收入比我在新加坡打工还高不少。 ”郑其传说,今年虽然已办好了到新加坡打工的手续,但他打算干完马年,然后就不打算再出国了。“我在新加坡打工的工资也在涨,每个月大约1.2万元左右。比较一下,在合肥一样打工挣钱,离家近一些,心里更安一些。 ”
走基层记者武鹏
新闻推荐
别叫我二师兄 请叫“三师低”省城猪肉批发价降到3年来最低点 食堂饭店“大开荤”养殖户锁愁眉
省城猪肉批发价降到3年来最低点 食堂饭店“大开荤”养殖户锁愁眉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