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小”龙虾“大”产业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7-02 01:0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专家齐聚长丰为做大龙虾产业建言献策

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教授 万全一定要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长丰县小龙虾近年来发展迅速,小龙虾的养殖模式稻虾共养节肥、少药、减少秸秆燃烧,符合现代农业安全、增收的方向。现在长丰县小龙虾一亩地纯利润能达到2000元以上,真正带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同时,小龙虾养殖还带动一产、二产、三产的共同发展,小龙虾已经开始渐渐发展成大产业。

虾苗长途运输一般死亡率是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根据龙虾的特性,最好就近运输。农户们应该尽可能配套建设20%苗种基地。同时长丰县政府也应该鼓励、扶持、支持有经验有实力的大户,专门建设苗种基地,将小龙虾的苗种风险降到最低。

想让长丰县的小龙虾越来越好,一定要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这个基地同时还要好用、适合、掉头快。在这样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基础之上,生产优质的龙虾。在市场上,龙虾是论个头算价钱的。小个头的可能就10块钱一斤,而大个头的能卖到50块钱一斤,所以不要单单看亩产量,一定要生产优质龙虾。

虽然小龙虾开始进入跳跃式发展,但根据国家关于小龙虾报告,吃龙虾的队伍正在扩大,去年的缺口是100万吨,所以今年虾子价格没有跌。整个市场是处于上升阶段。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错峰上市。

除了龙虾养殖,长丰县应该发展乡村旅游,并在实地建一个水产市场,将龙虾产业做大做强。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安徽省渔业协会秘书长 李正荣

发展健康养殖,做大做强龙虾产业

安徽省从2007年开始注重发展龙虾产业,2007年10月,省农委在池州市召开龙虾养殖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研究推进龙虾发展措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徽龙虾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从安徽龙虾产业发展的实践看,做大做强龙虾产业,应该发展健康养殖。

龙虾养殖目前主要的模式是稻虾综合种养,在发展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稳粮增收,走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之路。通过创建稳产高效、生态循环、标准规范的龙虾养殖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和万亩示范区,加快构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格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减药减量,确保质量安全。

此外,要加强龙虾养殖技术模式优化创新研究,攻关龙虾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熟化、集成龙虾养殖技术规范。加强龙虾养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推进渔业科技进村入户,逐步建立一批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龙虾养殖技术水平。

一定要加强品牌创建。支持开展 “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龙虾、虾稻品牌创建。可以通过农交会、渔博会、节庆活动等,积极宣传推介,打造知名龙虾、虾稻品牌。通过品牌培育,实现优质优价。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推广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奚业文

要着重推广长丰小龙虾的6大“亮点”

可以说,合肥人的夏天是从小龙虾开始的。红红火火的小龙虾售价居高不下,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消费者需要它来满足精神上的放松。

对于虾农来说,有块池塘和稻田,就可以养殖小龙虾。今天来到长丰县杜集镇,走进养殖基地,感触颇深。

毋庸置疑,长丰是安徽龙虾产业的发源地;从最初的小试牛刀到如今的规模化稻田共养,身处江淮分水岭的长丰一定有其独特的养殖模式;虾好稻香,如何把红旗水库虾稻米品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尤为重要;对于市区的人来说,钓虾是一次珍贵的体验,不容错过等等。

作为安徽省龙虾产业的发源地,长丰县一定要配套孕育苗种基地,为小龙虾大产业解除后顾之忧。养殖龙虾不一定只看重产量,能养殖出高规格高品质的清水小龙虾,在市场上一样很“受宠”。

身为一名技术推广人员,我希望虾农在养殖龙虾的同时,千万不要放弃种植水稻,否者得不偿失,省内已经有养殖户走了这样的“弯路”。相信一地双收,绝对会让稻香虾肥。

合肥市龙虾协会秘书长 周超

希望长丰好龙虾多在龙虾节庆上展示

众所周知,合肥龙虾节已经成为合肥市重大民俗节庆,获得“2005年度中国节庆50强”称号。2007年合肥市喜获国家农业部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淡水龙虾之都”光荣称号。2008年合肥龙虾节被评为“合肥市十大品牌展会”。2012年“中国(合肥)龙虾节”获得中国报业协会“创新成果奖”。2014年在第九届中国节庆年会上,合肥龙虾节获中国“十大人气节庆”。去年,合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扶持合肥龙虾节成为精品节庆活动。

2017年,全市龙虾店达4000余家,形成了七大龙虾特色餐饮街区,涌现出一批“龙虾行业明星”和“龙虾大腕”。龙虾夜市遍布全城,解决了近2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不仅如此,合肥龙虾还“南下江沪浙、北上黑吉辽”,在走向全国的同时,迈出了国门。据介绍,合肥龙虾产业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养殖面积、产量、餐饮消费量、出口额均位居全国前列。在举办龙虾节的同时,合肥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龙虾养殖、加工、餐饮等相关产业,龙虾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据了解,70%的长丰龙虾都是供应合肥市场,可见长丰龙虾在全市的地位。今年的龙虾节即将开幕,希望长丰的龙虾能够参与展示。龙虾如今作为承载乡村文化的一张名片,长丰县可以制定长效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合肥市农委水产渔政处副科长 李琪

建设一批虾稻共作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

截至目前,合肥市虾稻综合种养基地面积达到16.2万亩,较2017年底新增3.4万亩,其中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种养面积分别位于全省县级第3、7 、8位,产量位于4、6、13位。目前全市万亩连片示范区3个(长丰造甲乡、庐江泥河镇、巢湖烔炀镇),千亩示范片18个,百亩以上规模基地近200家。

稻虾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三产融合度低。龙虾加工企业规模小。目前,合肥市规模以上龙虾加工企业仅3家,不能消化种养基地小规格的龙虾,造成产能浪费。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作为“全国龙虾之都”,仅市区就有专业龙虾餐饮企业近千家,但是餐饮企业和种养基地之间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供销体系,龙虾产品还要通过层层中间环节交易,大大提升了产品成本。

品牌建设滞后。合肥市虾稻产业经营主体新注册“虾田米”和“稻田虾”品牌不少,但是没有一个品牌取得省级著名商标及以上称号,在品牌建设和运营上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

今年,市财政安排虾稻产业专项发展资金1000万元。以环巢湖区域为重点,结合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稳产高效、生态循环、特色鲜明的虾稻共作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继续推进长丰造甲、庐江泥河、巢湖烔炀万亩示范区建设,不断发挥示范区的展示引领及辐射带动作用,使示范区及周边辐射带动区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长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龚存兵

打造“三品”小龙虾,让全国人吃上长丰产的虾稻米

感谢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视角为长丰小龙虾品牌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长丰,小龙虾养殖与草莓几乎同时起步,如今长丰草莓的品牌价值达数十亿,说明长丰的小龙虾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是地地道道的长丰人,最早接触小龙虾是在1983年的时候。那时我刚上初中,中午和几位小伙伴钓龙虾,虽然“战果”满满,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吃龙虾,也不知道在农民心目中的“龙虾”与“水稻”这对天敌如今发展成密不可分的“好伙伴”。

下一步,长丰将做好“小龙虾大产业”的文章,让虾农养出有品质的龙虾, 让经销商卖出有品牌的龙虾 ,让市民吃上有品位的“三品”龙虾,让一抹红龙虾撬动大市场。此外,长丰将打造龙虾养殖模式的长丰样板,加强虾稻米品牌的创建,让长丰产的虾稻米走上全国市民的餐桌。

杜集镇人大副主席尹华光

把龙虾产业打造为富民强镇的第一特色产业

自2016年以来,杜集镇始终致力于将小龙虾产业打造为杜集富民强镇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2017年,杜集镇成功举办了安徽长丰首届虾趣旅游节,初步实现了“农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今年5月26日成功举办了安徽长丰第二届虾趣节暨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合肥、淮南等周边城市居民走进杜集。

杜集镇以合肥静雅龙虾养殖基地为示范点,逐步探索稻虾共作新模式。静雅龙虾养殖基地占地1200亩,杜集镇投入资金312万元,对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包括硬化、绿化、靓化、美化,建成后将成为长丰县乃至合肥市稻虾共作的亮点、乡村休闲垂钓的示范点。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杜集镇初步形成了“小龙虾、大经济”的发展新局面、产业新格局。

目前,杜集镇境内龙虾养殖面积已达26000余亩,其中千亩集中连片达4处。全部采取稻虾共作模式,实现了稻谷和小龙虾的双丰收,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广受欢迎,龙虾养殖呈现一片大好的发展势头。

下一步,杜集镇将扩大稻虾共作规模,预计到2019年发展稻虾共作面积4万亩,建设龙虾种苗繁育示范场和龙虾交易市场。创品牌,打特色,注册稻虾共作商标。以虾趣旅游文化节为平台,逐步形成“观鸟、游校、采摘、钓虾、住农家”一体化休闲体验乡村游,打造杜集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晨报记者 陈家静 张梦怡/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热心机械师”53载奔波在田间地头

53年前,家住长丰县朱巷镇镇北村店东组的小伙梁兴玖通过自学,掌握了修理拖拉机、抽水机的技术,开了一家修理铺。从那之后,梁兴...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甜蜜的合肥2018-07-02 00:00
评论:(“小”龙虾“大”产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