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婷
火龙果、彩椒垒起的山峰,桃子、梨子装扮成的宝塔,南瓜、西瓜、康乃馨点缀其中,“山间”还有潺潺流水……好一座别致的花果山! 9月9日上午,走进位于合肥市滨湖会展中心的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主展馆,记者就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一旁,几位市民争相与“花果山”合影。
“快看那儿,茄子做的企鹅!大包菜做的白鹅! ”记者还没回过神,又有人惊喜地喊道。于是,跟随着众人挪动脚步,记者来到了“三瓜公社”,这里的展台上摆满了彩绘鸡蛋、雕成乌龟形状的香菇等创意农产品,并免费提供温泉蛋和卤水花生给市民品尝。据“三瓜公社”客服部负责人王海融介绍,该公司位于巢湖市半汤镇,运用“三产融合”的新理念,主营业务包括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农特产品电商平台等,“游客可以在公社的西瓜村品尝当地美食,在南瓜村购买农特产品,在冬瓜村体验民俗文化。 ”
除了新理念,参展企业也带来了新技术。在马鞍山展区,来自当涂县的一家水产养殖公司现场模拟了“虾(龙虾)稻鳖连作共生技术模式”:环形的水池内种满稻苗,龙虾、甲鱼畅游其间。 “有了这个‘模型\’,介绍起技术就直观、易懂了。 ”公司负责人孙建林说。 “一亩稻要投放多少虾苗? ”“龙虾、甲鱼要不要喂? ”“稻田产量咋样?”一旁的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乡长陈广玉连珠炮似的向孙建林发问,得到满意的答复后频频点头。 “我们乡正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有的大户也搞起了虾稻连作试点。这次来农交会,我想多了解一点这方面情况,如果技术确实可靠,打算在全乡推广。”陈广玉告诉记者。
农交会上,抓人眼球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记者看到,一家名为“果玩”的企业展示台前,摆放了数盆“果蔬盆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盆栽植物并不高大,却结满了拳头大小、色泽金黄的果子。 “能吃吗? ”有围观者问。 “当然可以。这是金果梨,汁多爽口。 ”工作人员答道,“我们运用了技术手段,让果树大根变小根,从而能移栽到花盆中。城市居民可以在阳台上摆一盆,做个都市果农,现采现吃。 ”
“来,扫一下大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这袋米的‘前世今生\’。 ”在芜湖将军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着。记者好奇地扫了扫二维码,手机屏幕立刻跳出 “生产天数:77天”“农药:未使用”“产地:芜湖市南陵县”等信息。点击查看“生产环境”选项,还能调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数据,果然“高大上”!一旁的合肥市民李霞女士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份“试吃装”有机米,啧啧称奇:“这样的大米吃起来放心。我一早来参加农交会,就是为了搜罗优质农产品,尝个鲜。要是口感好,下次再去买! ”
新闻推荐
根据《安徽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规定,我局对2016年申报安徽省著名商标企业材料进行了审查。经审查,“讯飞智元”等573件安徽省著名商标新认定申报材料通过审查,现发布审查公示,公示时间自2016...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