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松/文 王凤莲/图
一株株鲜嫩欲滴的蔬菜,承载着肥东县全县上下富民强县的梦
想。一直以来,肥东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以组织实施蔬菜产业提
升行动为主线,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以加快发展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变单一的粮食生产为多条腿走路,引导全县农民既不丢“米袋子”,又拎起“菜篮子”,在小小“菜篮子”里写出增收“大文章”。
农民种菜领导帮着找销路
昨天,记者走在牌坊等乡镇,在这里,成方连片的温室大棚一眼望不到边,上半年,全县新建设施、水生、露地蔬菜规模基地计14800亩,蔬菜种植面积16.5万亩,上市总产量24.8万吨;全县西甜瓜种植面积6万亩,上市总产量14.0万吨。蔬菜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省内外。既让农民富了口袋,也丰富了当地菜篮子。难怪老百姓都说,菜篮子连着咱们的“钱袋子”。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肥东县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向规模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出台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从新品种开发、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贮藏保鲜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入手,重点打造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和蔬菜生产重点乡镇。由政府主导宣传发动,农技部门提供项目和技术支持,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提供组织育苗、落实面积、外销一条龙服务,蔬菜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不断优化品种体系,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示范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建造及蔬菜栽培管理等技术,引进推广名优新品种,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实现蔬菜生产向设施化、精细化、无公害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并加快绿色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定和商标注册,增强了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牌坊等乡镇主要负责人还积极与合肥周谷堆市场、邻省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及县内、外加工企业联系,为蔬菜销售找出路,全县上下形成了发展蔬菜生产,调优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共识,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通过努力,近年来,一大批高效设施蔬菜专业乡镇、专业村脱颖而出:“蘑菇之乡”元疃的丰宝蘑菇、建华莲藕、李六香葱等形成规模、形成特色,赢得消费者青睐;牌坊的辣椒、西红柿等成为上海世博会专供产品。
农超对接建直采直销体系
“菜篮子”,一头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两头都是大民生。肥东县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建立蔬菜直销店,实现了农超对接,建立起了“配送+专业合作社(基地)”的蔬菜直采直销体系,逐步构建起了新鲜、安全、平价、便捷的蔬菜直销网络。同时,不断完善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蔬菜农残的检测力度,将菜农、经营户自检和职能部门检测相结合,提高蔬菜准入的门槛,确保居民吃上放心菜。
记者在牌坊乡蔬菜基地找到种植户王先生,他把我们领进自己的大棚里,这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承包了两个大棚,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说着可喜的收入,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作为蔬菜主产区,菜农最担心的莫过于成熟的蔬菜滞销,造成蔬菜“烂市”。每到蔬菜收获季节,肥东县都实时加强市场营销,积极培养本地蔬菜经销队伍,从而避免了蔬菜集中上市滞销的局面,确保了菜农增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我们瞄准市场商机,统一发货,统一确定价格,避免种植户在销售环节上吃亏。”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肥东县蔬菜产业正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它的发展壮大必将为肥东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群众富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黟县住建委、环保局等单位来肥东县考察城市建设情况。考察组一行在听取了肥东县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后,就如何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进行了座谈,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