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淑萍 实习生 孔莉莉 本刊记者 赵杰
“黄小丫”、“粉娘”、“黑珍珠”,这一个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这是记者日前在牌坊乡珺玥生态农业园里看到的水果西红柿的名称。牌坊乡,又称“蔬菜之乡”,是合肥市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第三大杭椒生产基地,日前,记者来到牌坊乡,亲身体验“蔬菜之乡”的魅力。
“千柳”牌小杭椒享誉全国
相信大家都吃过“杭椒牛柳”这道菜吧!说到牌坊乡的蔬菜种植,那就不得不提到小杭椒。因其生产的杭椒数量大、质量优、口感好,牌坊乡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杭椒生产基地。牌坊乡的杭椒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千柳”牌杭椒。说到这个商标的由来,是因一直以来,牌坊乡都有不少回族人和满族人在此居住,受风俗习惯的影响,满族人喜欢在自家门前种上垂柳,以前乡里有个“千柳”村,正是缘于此,所以“千柳”牌杭椒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近两年来,“千柳”牌杭椒先后荣获“合肥市2012年度8大特色农产品”以及“安徽省2013年度特色农产品”的美誉。牌坊乡生产的杭椒不仅在周边销售,还销往武汉、北京、南京、常州等地。“我们本地的百姓吃杭椒不多,所以大部分都销往了外地”,牌坊乡农办吴主任说。
在牌坊乡珺玥生态农业园里,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彩椒,“杭椒目前正处在换茬阶段,经历今年上一季的杭椒成熟采摘后,目前要翻土,暴晒、消毒,接下来才能进行下一季的育苗”,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在牌坊乡,像珺玥生态农业园这样的种植基地有数十家,全乡的大棚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那么多种植基地的老板大多不是本地人,不过却解决了不少本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像杭椒的采摘,每天每个工人就会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吴主任这样说。
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肥东县牌坊乡的大棚蔬菜还被端上了世博会的餐桌,供中外游客品尝。牌坊乡也成为当年世博会合肥唯一的供沪蔬菜基地,共提供辣椒、番茄、黄瓜共计17500吨无公害大棚蔬菜。
西瓜“王中王”带动农家乐
这两天高温来袭,西瓜成为百姓们最爱的降暑食品。放眼合肥,要说哪里的西瓜最好吃?牌坊乡新邦农业科技园的“8424西瓜”绝对排得上号。这家农业科技园今年从上海引进“8424西瓜”品种,目前每天园中都会有三万斤左右的西瓜被批发商运往店埠、合肥周谷堆市场。“四五月份最高的时候,我们批到了三四块钱一斤,现在价格下来了,约在9毛钱一斤”,园区负责人王继武这样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筐筐的西瓜,“这种瓜大多在八九斤重,清凉爽口、甜而不腻。”
王继武是肥东人,去年和几个朋友一起投资兴建个这个农业科技园,目前园区亩产西瓜8000斤,亩产纯利润5000元。对于王老板来说,他将目光投向了长远,下一步园区打算投资葡萄、草莓、桃子等瓜果,还将圈地200亩种植精品高端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市场波动性较强,也许第一年行情好,第二年就很差,而市场瓜果的需求量一年四季较为平稳,这也是我下一步为什么选择投资大量种植瓜果的原因。”据透露:园区下一步还想在观光休闲农家乐上做文章,通过瓜果采摘、休闲垂钓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电脑操作节省大量人力
“粉娘”、“黄小丫”、“黑珍珠”,如果不介绍,你一定很难把这些好听的名字和蔬菜联系在一起。没错,这就是牌坊乡珺玥生态农业园里种植的水果西红柿。园里的工作人员李欢告诉记者,这是新培育的品种,与传统的西红柿不同,它不仅颜色多样,个头小巧,而且比一般西红柿好吃,营养价值高。“在合肥的超市里都要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呢。”
小李是砀山人,半年前才来到这里,“我是林业学院毕业的,目前主要负责园区花房的工作,这里待遇不错,而工作范围与自己的专业也相符”,据透露:小李一个月能有近三千块钱的收入。
与人工种植不同的是,牌坊乡的蔬菜大棚种植已经实现了自动一体化,无需员工亲自看护,全部由电脑控制,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在珺玥生态能有限公司,李欢向我们展示了公司的电脑控制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公司里每一个大棚里的情况,浇水、施肥、调节室温等工作只需轻轻按下按键就可以瞬间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大棚蔬菜的质量,又避免工作人员高强度的工作。
新闻推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东县奇石爱好者越来越多,但因奇石体重,所以购买后不易携带。近期,不少流动车辆运来大批天然奇石,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都非同寻常,满足了小城百姓的审美情趣和购买欲望...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