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东新闻 > 正文

清代人物石雕今朝“重见天日”下水道中惊现石雕引轰动为研究历史提供宝贵资料

来源:肥东晨刊 2014-07-04 18:53   https://www.yybnet.net/

□路慧 本报记者 王晓峰

“挖到宝啦!”日前,肥东县文物管理所接到群众举报,在肥东县定光社区刘墩村发现一清代人物石雕,一时引起轰动。记者随即来到县文物管理所,见到了这块清代人物石雕的“真容”(如上图)。

发现清代石雕并非偶然

记者也曾见过不少人物石雕,但这块石雕体积之大还是令记者惊讶不已。一量长度,足足有68厘米长,31厘米宽,厚度超过15厘米。在石雕上,清晰地雕刻着五尊人像,其中中间人像为一个身穿官服的人,两边各站一侍女和仆人,侍女手拿蒲扇,形象生动,人物雕刻栩栩如生。人物采用立体雕刻而成,整体轮廓较为清晰。据了解,该石雕是由刘大海、刘朝仁等人在挖下水道时发现的,并及时上报给了村里,村书记接到汇报后立即在第一时间上报给了店埠镇文广站。

肥东县文管所党支部书记李建安告诉记者,在刘墩村发现这块清代人物石雕并非偶然。“我们曾经在刘墩村附近发现过汉代墓葬群,而且也曾出土过一些如铜钱、陶罐等文物,这与那里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李建安表示,从近年来对刘墩村地区的考古研究发现,在刘墩村的西边曾发现过宋代葬墓群,由此推断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居住,曾经是一个活跃的人口居住聚集地。

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肥东县境开发很早,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先民的活动场所。1956年,在城东龙城乡仓陈村陷湖陂的西南墩大陈墩遗址出土稻粒结块,说明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产稻区。”李建安告诉记者,在龙城周围挖掘出大量商周到战国一直到汉代和南北朝的遗物,先后采集到陶纺轮、石斧、石锛及陶鬲、陶罐等残片。“这些遗物的出土,有力地说明这片土地自古就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几千年前就已出现人类文明。”

肥东水系众多,南通巢湖水系,交通发达,人口密集,正是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适宜居住的环境,让肥东成为富裕之乡、交通要道,历代都是军家必争之地。而此次出土的清代人物石雕,对于研究肥东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令记者感到好奇的是,为何这块清代人物石雕会出现在下水道内?对此,李建安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过去百姓多居住在水塘边,靠水吃水。而据周围的老居民介绍说,这块石雕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拿来当作水塘的水闸使用,后来被人们废弃丢到水中,从此没了下落。直到这次在下水道被发现,才算重见天日。”

不过,令李建安感到遗憾的是,这块石雕整体上并不算完整。“石雕正面有裂痕,且一个人像缺失了一块,这多少有些遗憾吧!”

新闻推荐

让偏远乡村儿童快乐阅读“1+10”图书捐赠仪式举行

6月30日,合肥市文明办联合市邮政局和安徽南瑞继远软件有限公司来到肥东县店埠镇王福七小学举办“1+10”快乐阅读计划图书捐赠仪式,并到店埠镇合浦村慰问贫困学童,送去爱心捐款。全市“1+10...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代人物石雕今朝“重见天日”下水道中惊现石雕引轰动为研究历史提供宝贵资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