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葬烈士墓有了新的安息地(资料图)
○今年4月,烈士迁葬陵园(资料图)□杨伟光 本刊记者 赵杰
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青山环绕,青草葱绿,在肥东县茶壶山烈士陵园里,今年4月份刚刚搬迁来的20座烈士墓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对于去年年终刚刚建成的茶壶山烈士陵园来说,它将渐渐成为全县散葬烈士的新的安息地。
192座烈士墓散落各乡镇
战争年代,肥东曾有不少革命先驱战死沙场。据不完全统计,肥东全县有烈士962位,如今在肥东各个乡镇的零散烈士墓有192座。“严格意义上说,必须要葬在肥东县境内且有烈士遗骸的墓才能确认为烈士墓。”县民政局优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曾对全县散落的烈士墓进行过三次核查和鉴定,对于漏登的零散烈士墓将予以补登。
据了解,散落的烈士墓状况不一,有土墓、水泥墓,形状上圆的、方的都有。“关键是这些烈士墓都有好几十年了,由于年久失修,有的烈士墓已经受损严重,这一方面不利于保护,另一方面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优抚科负责人说。2009年,县民政部门还专门组织过一次对零散烈士墓进行刻碑、立碑。
据介绍,全县目前散落的烈士墓,大多还是由烈士的亲属负责看护。“不过从长远来看,有的烈士子女也将渐渐老去终将离开,再小一辈或三代以后的亲属可能已经离开了农村,如此一来,烈士墓就会面临无人看护的局面。”县民政局的同志这样表示。“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群众长期以来对烈士墓的看守十分负责。比如陈集镇有一家祖孙三代,几十年来一直守护着他们家门口的一个无名烈士墓。”
散葬烈士墓有新的安息地
如何让这些散落的、年久失修的烈士墓能有一个更好地保护?如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更好的瞻仰先辈们光荣历史?近年来,有不少烈士亲属向县民政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去年,肥东县终于把“修建烈士陵园”提上了议程,最终,经过去年年底三个月的精心施工,肥东县茶壶山烈士陵园终于建成。工程总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15亩。
陵园建成后,首当其冲便是烈士墓的搬迁。早在去年年底,县民政局的同志就开始来到县各个乡镇,对烈士们的亲属进行动员。“大部分烈属还是很支持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烈属有些抵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对一些老人来说,把烈士墓搬离老家,他们还接受不了。”为此,县民政部门同志曾先后两次组织亲属们来到烈士陵园参观,同时,还给每一户愿意搬迁的烈士亲属补助1000元,并负责全部运费,真正让烈属们能得到实惠。今年4月4日,首批20具烈士遗骸被迁入茶壶山烈士陵园,当天近百位烈属参加,整个搬迁过程紧张、庄严而有序。
“董俊武烈士,肥东县撮镇镇人,男,汉族,1917年出生,1937年入伍,新四军巢湖支队第七师七纵队大队长,1947年7月在西山驿四份湖被敌杀害”、“宣仁章烈士,肥东县桥头集镇人,男,汉族,1917年出生,1938年入伍,华东野战军中队长,1944年在撮镇开展地下工作时被日军杀害”、“盛贵仁烈士,肥东县八斗镇人,男,汉族,1905年出生,1940年入伍,新四军班长,1940年11月在江南被敌杀害”……日前,记者来到烈士陵园,看到了墓碑上一位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不由肃然起敬。
据透露:今年冬至时节,肥东县将会组织第二次烈士墓往烈士陵园的搬迁活动。“目前已经有二十几位烈属报名,其他有意愿的烈属可以到各乡镇民政办报名,估计今年冬至搬迁的烈士墓数量肯定会超过清明。”县民政局的同志表示。
新闻推荐
8月2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不少新人选择当天登记领证。七夕节当天肥东共有百对新人登记领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选择在七夕领证的新人虽然很多,但并未出现爆棚,大家对待...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