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拥有标准教学室、休息室、卫生间和儿童餐厅,教室内电视机、电子琴、积木、摇马等教、玩具一应俱全,室外活动广场上色彩缤纷的娱乐设施,绿叶掩映下,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做着各类游戏……位于包公镇王集中学校校园内的这所民办幼儿园,无论是在教育设施的建设上,还是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与公办幼儿园并无二致。该幼儿园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它是肥东县2014年教育民生工程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投标建设,建成后是民间资本参与经营的“公办民营”式幼儿园。
包公镇现有19个村(社区),农业人口6.3万。长期以来,乡村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较为迟缓,多是租住在较为简陋的房屋中办学,其中不少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加上数量有限的公办园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孩子就学的需求,农村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很突出。
如何加快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步伐,让这一新生事物成为公办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发挥好学前教育的积极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包公镇大胆尝试,把一些学前教育较为困难的偏远地区幼儿园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通过教育部门将建设好的幼儿园以“零租金”向社会出租,采用“公办民营”的办学模式,吸引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公办民营幼儿园实行“管办分离”管理模式。该园建成后,该镇教育部门引进民间资本办园,择优选择本地民办幼儿园中资金雄厚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民办包公镇春蕾幼儿园承包运行,公办幼儿园建筑用房无偿给予其使用,按照教育部门管理要求管理幼儿园。保证幼儿园建筑住房的原貌,不准改作他用,如有毁损,由办院者自行负责维修。
截至目前,像王集中心幼儿园这种“公办民营零租金”的办园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据该院院长陈文久介绍,由于是“零租金”使用,一年就能减少至少3万元的办园成本。正如一位家住王集中心幼儿园附近的人大代表周传会所说,“公办民营式幼儿园的建设和开放,解决了‘留守儿童\’入学难入学贵这个大难题,让孩子的父母安心外出打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黄燕飞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文/图)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肥东县法制宣传工作,规范通讯员队伍管理,凝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通讯员的智慧和力量,日前,肥东县司法局开展普法通讯员培训会,普法骨干、普法通讯员等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邀请县...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