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敬老院所有老人房间铺设地塑、安装空调;在全省率先将失能失智五保对象纳入“特护区”集中供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施“情暖敬老院”文艺下基层活动,每月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一场演出······近年来,肥东县民政局持续关注五保老人衣食住医等民生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把敬老院打造成“良心工程”、“示范工程”,确保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持续提高标准 不断改善居住环境
五保老人没有家庭的依靠,生活上主要依靠政府保障。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肥东县执行连续增长机制,目前,已将敬老院五保老人每月生活标准提高至746元。
生活基本保障有了,老人能否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呢?对此问题,该县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乡镇敬老院膳食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敬老院每天提供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两种面点,中餐两荤一素一汤,晚餐干稀搭配、粗细结合,提高膳食质量,改善五保日常生活。该县还鼓励各乡镇敬老院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实现蔬菜、猪禽肉等自足自给。
此外,2017年,肥东吸纳投入103万元,为18所乡镇敬老院院民房间铺设地塑;投入432.108万元,为18所乡镇敬老院购置安装1782台空调,实现空调全覆盖,此举也被合肥市列为“示范工程”、誉为“良心工程”。
记者了解到,今后三年,该县还将陆续对部分乡镇敬老院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为五保老人提供更好、更优的居住环境,已正在实施或列入计划的就有新建白龙镇敬老院公寓楼、八斗镇敬老院办公场所及活动用房、元疃敬老院食堂,投资改造石塘、包公镇敬老院景观建设等项目。
健全医疗保障 率先推出“特护区”
在医疗保障方面,肥东县将农村五保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对其申请医疗救助不设病种和起付线限制。五保老人生病住院,经各种保险补偿后,仍难以负担的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按100%比例给予救助,政策范围外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按70%比例给予救助。
该县还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出敬老院“特护区”,将失能、失智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对象纳入“特护区”集中供养,给予专业照护。目前,该县已经实现18所敬老院“特护区”全覆盖,发放经评估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补贴178.794万元。同时,按人均115元(市与县1:1配套)标准,为五保供养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共8487人投保护理险97.6005万元,让老人获得生病住院时的护理保障。
老有所乐 五保老人享星级待遇
为保障老人人身安全,该县为18所敬老院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紧急呼叫系统,在合肥地区率先为每位敬老院院民配发有联系号码的院民证,防止走失。县民政局还联合消防大队对全县敬老院进行消防验收,目前,该县有17所敬老院已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和养老许可证。同时,该县民政局还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敬老院,进行消防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到位。
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该县为18所敬老院全部配备10多种健身器材、数字电视,同时,兴办了老年学校分校,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教学活动。该县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施“情暖敬老院”文艺下基层活动,每月为每个乡镇敬老院送去一场演出,演出的节目深受老人欢迎。各敬老院自身也会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活动,如牌坊乡敬老院每月放电影、举办集中过生日活动等。
据悉,2017年以来,该县通过抓管理促服务,实现敬老院全部星级管理,其中,达三星级的7所、二星级的5所、一星级的6所,实现“院内环境园林化,设施设备人性化,服务管理现代化”,让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享受星级敬老院管理待遇。
宋孝祥 叶露露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日前,撮镇镇积极推进和实施撮镇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简称撮街)项目。该项目位于桥头集路与裕溪路的东北角,用地面积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631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合肥合众鼎沸商业管理...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