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打好“四张牌”,逐步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制,不断完善民政保障体系建设。
稳打“机制牌”,凝聚部门合力。针对低保、低收入等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加强部门联动,利用“申请社会救助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与公安、工商、地税、国税、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实现包括婚姻状况、户籍、工商注册、房产、车辆等多个信息核对。截至目前,实施信息核对5700户17031人次,发布预警信息3276条,为社会救助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提高救助对象的精准度。
巧打“结合牌”,整合救助资源。对困难家庭实行多方位的救助,将低保与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救助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与救助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使救助更有效、更全面。该县在解决梁园镇两名智障儿童问题时,为其办理低保,解决其生活问题;一名儿童送去医院治疗,解决医疗问题;一名儿童送去特教学校学习,解决教育问题,真正实现全方位救助。
精打“服务牌”,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依托乡镇(园区)办事大厅,受理最低生活保障、临时困难等救助,实现救助申请人与救助部门申请诉求和办理结果的高效对接。让困难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目前,社会救助窗口主要受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多种救助申请。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完善“救急难”主动发现机制,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补齐了社会救助的“短板”,使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更全面、及时、有效。
善打“监督牌”,确保公平公正。通过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加强公开公示、开展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加快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今年以来,该县开展城乡低保整治工作、孤儿大走访大排查活动,以排查促整改、以整改促规范。今年以来,共核销城乡低保890户1753人,新增2128户2212人,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各项社会救助公平公正,确保将救助送给真正需要的人。
(叶露露宋孝祥本刊记者王凤莲)
新闻推荐
李兰,白龙学校教师,她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33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等工作。她的人生是坎坷的,爱...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