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0日上午,本报携手省人口基金会开展的 “万人助学行动”发放助学金启动仪式在省城举行。第一个打进本报热线的肥西准大学生杨静,作为受助者代表现场接受了资助。 “谢谢你们圆了我的大学梦! ”手捧人口国策志愿者证书和幸福卡的她,激动地对记者说。
杨静出生在肥西县官亭镇金华村,自幼母亲去世,父亲很早就去了无锡打工,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杨静说:“爸爸的工作环境很差,有一年暑假回来的时候,因为过度劳累,浑身上下都起了水泡,我看了特别心酸。 ”
当杨静得知自己被选为首批资助的10名大学生代表时,激动得睡不着觉。 “今天我很早就起来了,还特地换了一身新的衣服。 ”她本以为报名之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没想短短两天就通过了审核,并在镇村计生干部的陪同下来省城接受资助。她告诉记者,由于家庭贫困,从小穿的衣服都是从亲友那里接济来的,头天晚上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身上这件还算过得去的衣服。
因为高中住宿费很贵,家里曾想让她放弃学业,是父亲坚持着让她读完了高中。 “女儿,命运把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得靠自己去努力改变。 ”杨静想起父亲的话时,眼眶有些泛红,但是倔强的小脸上写满自信。 “我现在去超市做兼职,一天有50块钱的收入。 ”谈及上大学之后的计划,她表示,将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去打临工,为家里减轻负担。
截至8月10日,本报已将首批申请的近百名贫困计生户学子的信息,转交至省人口基金会审核。据省计生协秘书长张庆安介绍,此次助学行动将根据各县(市、区)募集资金量的多少,来确定当地资助名额。他还特别提醒已通过本报报名的读者,为缩短乡村计生协审批时间,请同时向所在村(居)计生协提交申请,以便尽早获得助学金。
(王逸群 王红兰)
◆图为杨静接受助学金场景。
新闻推荐
萧县10万亩葡萄丰收本报讯 进入8月,“葡萄之乡”萧县10万亩葡萄陆续采摘上市,前来收购葡萄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初步统计,今年全县葡萄总产可达2亿公斤,产值超过7亿元。萧县葡萄种植已有千年...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