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省住建厅获悉,“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着力培育200个左右的特色镇,其中20个特色镇将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
2011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培育200个左右特色镇的目标。省住建厅依此提出规划:至2015年末,全省将打造20个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40个建成区面积5至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至10万人的中心镇;140个建成区面积3至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至5万人的重点镇。全省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比重达到60%以上,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40%。
今年,安徽省将优先选择20个特色镇进行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初步确立的有肥西县三河镇、无为县高沟镇、天长市秦栏镇、繁昌县孙村镇、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山县源潭镇、定远县炉桥镇、毛集试验区毛集镇、裕安区苏埠镇、颍上县迪沟镇、桐城市新渡镇、六安市叶集镇等,待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此外,2013、2014和2015年还将继续选择40、60和80个特色镇进行试点建设。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重点支持200个特色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特色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套最迫切最亟需的设施,重点从交通设施建设、市政管网管线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
根据规划,预计到2015年末,200个率先发展的特色镇集中供水覆盖率、燃气普及率、绿化覆盖率将分别提高至98%、95%、30%,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建有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特色镇所占比例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分别增长至90%、100%、75%。对于位于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长江和淮河沿线、巢湖流域、黄山地区的特色镇,将实现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实习生刘洋本报记者程茂枝)
新闻推荐
3月18日,来自全国35个县市的60对新人,在安徽省肥西县集体成婚。据悉,肥西县主办的青年集体婚礼是一项大型公益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自2006年以来,共有300对新人在该县完成了“老事新办”的集体婚礼。...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