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春
A 淮军故里 美丽山乡
铭传乡是合肥地区最大的山区乡,地处合肥市西郊,由原南分路、聚星两乡合并而成,因系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乡而得名。全乡总人口3.8万人,面积14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铭传乡东距省城合肥40公里,西距六安市30公里,南接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北距新桥国际机场仅25公里,境内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农业资源方面,有耕地面积5.3万亩,山场面积3.6万亩,潜南干渠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达40%。旅游资源方面,有“三山”,即大潜山、圆通山、周公山;“两水”,即潜山湖和聚星湖;“三圩”,即著名的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和张树声故居张老圩、张新圩;“一院”,即肥西书院,院名由清末名臣左宗棠所题,为淮军将领习文聚会之处。
铭传乡“三山”峰恋叠翠,树木参天;“两水”更是碧波涟漪,鹭白莺飞。山林中盛产野鸡、野兔、厥菜等山珍野味,湖水中更是鱼虾肥美,更兼“两圩”、“一院”等人文资源,不愧为生态旅游胜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山乡,在“十一五”以前,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做保证,民生工程也就无法得到改善和提高。自铭传乡挂牌成立以后,该乡党委、政府抓住了历史机遇,“十一五”期间,乡镇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十二五”时期,新一届党委、政府充分重视民生工程的实施,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B 群策群议 理论武装
要抓好民生,干部队伍是关键。如何在基层干部中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的观念,是摆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课题。为此,该乡党政主要领导从理论学习入手,围绕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报告会、宣讲、座谈等多种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乡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纲领,在学习中体会党的执政为民的本质理念。
其次,开展以回顾“十一五”成就,展望“十二五”美好前景为主题的形势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资金投入制度、督查奖惩制度,为民生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民生改善工作,该乡党政一把手经常深入到各村(社区)进行调研,掌握各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生活状况,广泛听取群众呼声,从而确定民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经过详实细致的调研之后,乡党委召集全体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了民生工程大讨论,充分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号召大家切实地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C 科学发展 特色招商
为了使本乡经济快速发展,为民生的改善提供充实的基础,铭传乡提出了“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做强传统产业,开展特色招商”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生态铭传、人文铭传、旅游铭传”的特色模式。
该乡自2001年开始,就形成了养蚕产业,是肥西县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为了将该产业做强,乡农技部门大力推广大棚养蚕、方格簇上簇和秋条桑养蚕新技术,蚕桑收效明显。现在全乡养蚕在2.3万张纸左右,蚕桑收入在2千万元以上,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铭传乡的农田大都在山岗之间,适宜进行油菜、水稻、棉花、芝麻、西瓜等良种繁育,乡政府积极和相关种业公司、农业科研机构联系,将一部分农田作为育种基地,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目前,丰乐种业、中农种业、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一大批育种基地都选定在该乡。同时,该乡也是“老乡鸡”(肥西老母鸡)的基地和无公害疏菜的主产地之一。
为了做好“人文铭传、旅游铭传”的大文章,该乡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淮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刘铭传墓园和刘铭传纪念馆,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加强对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刘铭传故居的外围清理恢复工作,为刘铭传故居的重建创造好外部环境。
在招商引资方面,一方面坚决杜绝可能产生工业污染的企业进驻,以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同时,对与该乡整体发展思路相关的产业则是大力引进。如引进由台湾教授郭中一夫妇投资的小团山香草农庄,就是集旅游,休闲度假、农家菜、垂钓、野趣烧烤为一体的农家乐场所,已被评为合肥市五星级农家乐,正申请国家3A级景区。今年,由安徽博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的,集铭传·淮军历史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老年养生基地为一体的铭传生态文化园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省会合肥经济圈内的一大旅游亮点。另外,由台商投资的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浙商投资的德星缫丝厂,都是与本地传统产业深加工有关的特色企业。
紧紧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紧紧围绕本地生态,紧紧围绕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不急功近利,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铭传乡在招商引资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增加农民的收入,更是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D 便民为民 崭新气象
铭传乡地处江淮分水岭,境内河流少而小,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较为困难。为此,该乡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去年共兴修塘坝61口,渠道清淤15公里,电站技改2座。水利兴修赢得了群众广泛自觉投入,掀起了一场全民兴修水利的攻坚战。在此过程中该乡严把质量关,安排技术人员指导挖掘清淤工作,并严格监督施工方按照设计标准作业,确保项目建成一处,群众受益一处,效益发挥一处。如今新修的塘坝蓄水丰富,切实保证了用水时节的灌溉要求。
为解决本乡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乡政府联系了官亭自来水公司在地理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采取种种方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在全乡镜内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目前,自来水主管道已铺至各村(社区),达到了全覆盖。
为了真正实现为民便民,该乡切实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初,完成“村村通”水泥路80多公里、组组通砂石路210公里,打通旅游通道30多公里以及遍布全乡境内的公路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总投资500多万元的三河敬老院、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计生服务楼、新建的卫生院、乡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全部投入使用,新建和改建了16个村活动室,以铭传大道建设为代表的新集镇建设基本完工。同时,整治了原有三个街道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集镇面貌大为改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城镇居民医保100%完成目标,农村低保覆盖率达100%,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51%。
沿着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走进面貌一新的新农村,处处是崭新的气象,处处有喜悦的笑容,铭传乡的民生工程,如甘冽的清泉浸润着百姓的心田。
3月29日,省台办主任朱德祥、合肥市委副书记熊建辉一行在肥西县委书记陈晓波等陪同下来到铭传乡调研并指导工作,领导们对刘老圩的恢复性保护工作和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夏守平书记
卢丛树乡长
新闻推荐
家有“风景树”别再“贱卖”了专家提醒:大规格苗依然很贵,要采挖须先办证
专家提醒:大规格苗依然很贵,要采挖须先办证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