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2月27日头版报道 往年这个时候,安徽的农民们已经开始为水稻育秧而劳作忙碌,但今年却有所改变。原来,安徽省农业部门正在推进的新变革——工厂化水稻育秧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这种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水稻栽培水平,还降低了农民的劳动负荷。
李世保是肥西县官亭镇张祠村的种粮大户,一共种植了1000亩水稻。他说,去年开始,县里采取奖补政策鼓励农民工厂化育秧,建一个大棚补30万元。他在村里第一个响应,投了50多万元建这个育秧工厂。工厂化育出来的秧苗素质好,出苗率高,抗逆性强,最重要的是栽秧时用工量大大减少。像以前他的1000亩地至少需要七八十人,而现在用工只有十分之一,人力成本就减少了十来万元。
安徽省农委副主任王华称,今年安徽省将在水稻主产区选择43个县,继续开展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试点工作,力争全省新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200座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不久之后,肥西县的一些公共物品将配有“身份证”,居民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需打投诉电话,在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