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就是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但农业人口市民化不是简单地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而是让农民的生产、生活理念向城市现代的生产、生活理念转变,真正融入城市。如何推动农民完成角色转型,在城市安居乐业,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这些是城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徐业志委员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支撑,城镇与产业的关系,就像躯干与血肉的关系。一方面,有了产业,才能创造出就业机会。有了充分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才能乐业,乐业之后才有实现安居的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因为城镇化不仅仅要解决农民身份转换的问题,还要让农民进城后,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公共服务,说到底这些都要依赖于产业发展的支撑。
——奚之英委员
事实上,各地在城镇化路径与模式上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铜陵在全省率先统一全域户籍,宿州部分地区通过居住证或居住证明的方式,逐步解决城乡户籍二元化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问题。肥西开展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官亭镇利用项目资金建设的丰祥农庄,让1500多户农民享受到毫不逊色于城镇的居住环境,以此实现硬件上的城镇化。肥西桃花镇则通过开发区建设,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实现镇域农民全部市民化。
——王永定委员
要把农民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一是让进城农民获得产权住房。鼓励农民搬迁进入新市镇新社区集中居住,迁入新市镇、退出承包地的农民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可以按拆迁补偿政策得到有产权的住房,可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搬迁进入新社区的农民,可以获得产权住房,同时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股份合作社股权。二是全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各级财政筹资将历年被征地人员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安全网,其中劳动年龄段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含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养老年龄人员纳入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和城镇医疗保险。
——朱湖根委员
新型城镇化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抓好城镇产业支撑,促进产业合理布局。要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进城农民能够充分就业,防止出现有城无市、新城变空城、新市民变游民的过度城镇化现象。
——宣城市政协
新闻推荐
合肥创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