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三十六载护老情■ 本报记者 许蓓蓓本报通讯员 王振娅 张静

来源:安徽日报 2013-07-30 00: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本报记者 许蓓蓓本报通讯员 王振娅 张静

7月的一个早晨,天气炎热,在肥西县高刘镇敬老院里,护理员张莲宽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给孤寡老人喂水送饭、洗衣叠被、端屎倒尿……将老人们照顾得井井有条。这样繁琐的“苦差事”,张莲宽已经坚持了36年。如今的她,也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

“我不觉得苦,哪天不照顾这些老人,我就心不安。 ”今年59岁的张莲宽说。在这个乡镇敬老院里,集中供养的老人有10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其中残疾、弱智老人占40%。由于膝下无子女,老人们普遍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为让老人们晚年生活幸福,张莲宽将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

既是管理员、又是护理员,既是炊事员、又是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查房巡视,和工作人员一起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洗脸、梳头、剪指甲,喂饭、服药、倒开水……在老人生活上,她坚持一日三餐荤素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全面、饭菜可口。老人们穿的鞋、袜、衣、帽,随脏随洗;老人们的被子、床单、枕巾、蚊帐,定期换洗;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端屎擦尿那更是常事。由于将老人照顾得周到细致,张莲宽和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老人们的“亲闺女”。

“老人不图吃不图穿,图的就是临终前身边有人。 ”亲情助老的同时,张莲宽将人间大孝倾注到“晚情”服务之中,在他们人生最后时刻,她嘘寒问暖,精心照料,送药送饭,随时掌握情况,有时通宵不睡觉。老人去世后,她都要给老人擦洗身子、穿衣;然后按照老人们的遗嘱和当地风俗,把老人送回老家妥善安葬。 “记得一个夏季的晚上,院里病故一个老人。她从傍晚时分一直忙到夜里一点多钟。刚刚回到家准备休息,又传来另一位老人病故的消息,她二话没说,匆匆赶回敬老院,一直忙到天亮。 ”敬老院一位工作人员感动地说。

“年龄这么大了,不回家享福,还在这里伺候人干吗? ”几年前,张莲宽所在的敬老院面临合并,家人劝她趁这次机会退休。敬老院几位老人听到这个消息急了,“张莲宽不干,我们也回村了! ”几位老人相互搀扶着来到镇政府要求:“我们只相信她! ”张莲宽感动得哭了,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照顾老人的想法。

“尽最大努力把老人伺候好,让他们晚年幸福,最后走得安心。 ”朴实的话语,透出张莲宽对工作的执著热情、对老人的深深关爱。

新闻推荐

江淮运河工程项目抓紧谋划建议书编制年底完成

建议书编制年底完成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惠农家2013-09-18 00:13
1970-01-01 08:00
评论:(三十六载护老情■ 本报记者 许蓓蓓本报通讯员 王振娅 张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