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湖波荡漾的农民公园;歌声萦绕、舞姿翩翩的休闲广场;书香满屋、器材齐备的童乐中心;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创业园区……细数村里巨变,六安市苏埠镇南楼村村民吴克祥难抑自豪:“老的小的有乐找,青年壮年有事干;美好乡村是我家,丝毫不比城里差!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古人神往不已的“世外桃源”,正在走进现实。如何让美好乡村的暖阳照进每个农民心中,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乐、壮有所业?在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各地努力寻找答案。
娃娃校内校外学得欢
柔软簇新的塑胶跑道,充满童趣的游乐设施,置有钢琴的音体舞蹈室……在铜陵县胥坝乡群心村,有一所堪比城市水准的幼儿园。去年,该村拿出60多万元,利用闲置的村小校舍办起了设施一流的幼儿园,并高薪“挖”来专业老师,弹琴、跳舞、绘画、讲故事……城里孩子学的村里娃娃们都学。尤值称道的是,村办幼儿园全年开放,且对村里所有适龄幼儿均免费入园。
教育是乡村的基石,在义务教育已普及的当下,学前教育仍是农村软肋。为补齐短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一些村开始“主动出击”:有的自己办园,有的则开门纳贤、请人办学。利辛县王人镇曹店村就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一所耗资500多万、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 “收费标准跟镇里幼儿园差不多,但这规模和档次在城里都不多见! ”村书记冉献才用一句顺口溜道出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吃得好睡得香,学得多玩得欢。 ”
校内欢乐多,校外何处去?近来,苏埠镇南楼村书记鲍远峰正盘算着给村儿童乐园添置一套大型游乐设施,天长市新街镇李坡村则将农家书屋建成了 “信息容量更丰富”的网络阅览室,而合肥、铜陵、黄山等地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在平日“变身”为“四点半课堂”、“五点钟课堂”,有效化解了农村孩子放学后的管护难题。
老人闲暇有所为有所乐
乐度童年,是奠基美好乡村的未来,安享晚年,则关乎美好乡村的当下。
近年来,农村“空巢老人”队伍不断扩大,尴尬面前,一些乡村已尝试突围: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借旧村改造契机,为老人们建起集中居住的免费宿舍,“每人一间房,住的墙连墙”。萧县圣泉乡圣泉村则支持返乡能人欧阳长永在村建起了 “全县一流”的养老院,村里老人每月交100余元即可舒心入住,本村外的老人则按市场价交纳养老费。
物质有了保障,精神也需充裕。踩着动感的旋律,迈起欢快的舞步,每逢夜色甫降、华灯初上,这温馨一幕便在江淮多地乡村同时上演,各地农民公园、文化广场、老年活动室等休闲娱乐“硬件”的配备,让老人的闲暇时光有处安放。在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一支由30多名中老年村民组建的“夕阳红俱乐部”远近扬名,他们挖掘当地民俗民歌自编自演,让徽文化历久弥香。
有所乐之外,有所为也是不少老人的期盼。舒城县城关镇双丰村多数耕地流转,赋闲后的“老把式们”却浑身不自在,村老年协会和驻村企业联合建起老年就业基地,让50多名老人重新“上岗”;在埇桥区西二铺乡二铺村,老年村民则忙着参政议政、调处纠纷,成了协理村务、帮解村难的好手。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目前,肥西县柿树岗乡稻收工作已全面开展,少数群众为图方便,占用主要道路进行打场、晒粮。为确保辖区内道路畅通有序,群众出行方便,消除安全隐患,该乡成立巡检组开展占道打场晒粮专项整治活动。巡查...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