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岗乡位于肥西县西南部,东靠著名水乡古镇三河,南与舒城县隔河相望,西接六安市大别山区,北临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山峦丘陵起伏,湖河岗冲交错,农田肥沃,水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人赞道:和煦的春天,可尽享柿树岗的山花烂漫,火热的夏天,可充分领略柿树岗的田野清风;晴朗的秋季,可纵情陶醉柿树岗的层林尽染,寒冷的冬日,可真切感受到柿树岗肥沃土地的温热。作为省级生态乡镇,今年以来,柿树岗乡紧紧围绕肥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勇当全省排头兵,挺进全国五十强”的奋斗目标,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生态立乡的基础上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业。立足于区位优势,该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典型引路,市场驱动,科技支撑,整体推进,塑造品牌”的思路,依托信缘公司等农业产业化公司,建设万亩蔬菜种植基地。突出“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因地制宜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积极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与露地名优蔬菜,同时,在蔬菜的质量和无公害程度上下功夫,引导蔬菜的品牌化生产和经营,如今的柿树岗蔬菜,在省城、县城都非常走俏。
进一步发展综合养殖业。该乡一直以来就是畜禽养殖大乡,但大多是零散的小规模养殖,自合肥温氏入驻该乡两年多来,“温氏模式”已引发温氏效应,该乡积极引导温氏模式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内全乡发展养禽大户1000户,年产成鸡4000万只;发展养猪大户100户,增加生产能力,力争年出栏生猪100000头。
做好水文章,打好水产养殖牌。抓住巢湖流域整治契机,充分利用废荡、荒水,建设标准化塘口,全乡水产养殖面积达21000亩,水产品产量突破5000吨(其中黄鳝、青虾、龙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4720亩,产量达3000吨),该乡廖渡村群众利用圩区闲置水面,变废地为宝地,搞起4000套网箱黄鳝养殖,组建起鳝鱼养殖合作社,打造出一个年产量30多万公斤的养殖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黄鳝养殖专业村,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这个村先后被评为“全省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进村”、“合肥市生态示范村”。柿树岗乡一批批高标准、高效益的特色养殖基地,越来越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发展柿树岗乡经济,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以廖渡黄鳝养殖基地为中心,扩大养殖,打造安徽省黄鳝养殖重镇。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泥鳅稻田养殖,引进合农水产养殖科技公司,建立600亩泥鳅种苗繁育基地,努力拓宽水产养殖之路。
为了切实抓好生态农业的发展,柿树岗乡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从去年开始,该乡结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自筹资金,对境内主要河流丰乐河进行综合治理,使防汛和灌溉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今年,继续完善该河流的治理措施,沿河段打造“百里长堰”,搞好圩区截洪沟加固工程,全面解决全乡排内涝系统建设,对中心沟渠进行大面积清淤,对辅助设施中心排涝站进行恢复。
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辖区内各河流水质达标,该乡对龙潭河、丰乐河、潜南干渠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实行“河长”负责制,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该乡结合河道综合治理实际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辖区内各河流水质达情况,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根据这一方案,以后将围绕河道防洪除涝、截污治污、拆除违法违章建设、清淤疏浚、环境卫生整治、日常综合管理和景观改造提升等工作。
今年上半年,该乡已清理河道白色垃圾清理5次、参与20人次;河道清淤2次、参与40人次,已完成辖区内部分河道的清淤清障工作。
在软件方面,为确保对主导产业的行政服务,进一步激发干部做事动力,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破解“平时不算账,年终靠印象”的考核瓶颈,柿树岗乡制定了《做事档案工作制度》,全面启动了全体乡、村干部“做事档案”工作。
《做事档案工作制度》明确了全体乡村干部共均是建档对象。按照分层管理,分级上报原则上交“做事档案”,班子成员和村两委正职向党委书记负责、二级机构负责人向分管领导负责、一般机关人员向二级机构负责人负责、村两委其他人员向驻点干部负责。所有建档人员对各项工作任务要做到“天天记、周回顾、半月报、年终评”,每月1日和14日上报“工作重点个人申报表”,经分管领导签字后进行公示。做到人人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强化了工作效能,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 士宣文/图
廖渡黄鳝养殖基地
新闻推荐
突如其来的旱情,给多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面对来势汹汹的灾难,种粮大户们在想什么?我们还能多为农民做些什么呢?呼声一:期待建个爱心档案,灾难来的时候不再孤独“起初,我还怀着侥幸的心理,后...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