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大水缸。 ”8月7日,合肥市政协委员庞良怀与记者们见面时说。谈到今年他提出的 “建议建设大房郢水库生态保护区”提案,尽管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今天又有进一步的新建议。
保护环境,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近年来市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
接力巢湖治理
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期以来其自身污染消纳能力差,环境容量少,同时受流域人口稠密、工业发展、磷本底高等因素共同影响,污染较为严重。为加快推动并不断提升巢湖综合治理开发的科学化水平,2012年,合肥市政协组织“巢湖综合治理开发”调研工作,分三个调研组,围绕“巢湖综合治理与环湖生态保护修复”、“巢湖及周边综合开发利用”、“巢湖功能定位、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持”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历时3个月,在大量实地考察、充分座谈研讨的基础上,提出5大方面18条建议。
将巢湖综合治理开发上升为全市乃至全省发展战略。摆在与既定的“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战略同等重要甚至优先的位置,科学处理好几大战略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巢湖综合治理保护是一项周期漫长、涉及面广、任务极其繁重的系统工程,要确保一届届、一任任地搞好接力,把工作做扎实。
保护“母亲河”
2011年,合肥市南淝河源头立碑,合肥市政协力推的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区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
合肥因淝水而名,南淝河穿市而过,经巢湖流入长江,是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源头呈现着长达3公里左右的原生态景观,有着500年历史的红石桥古迹,数公里长的“曹操河”遗迹均分布在其周边,具有很高的生态和文物保护价值。然而,随着农垦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增多,一些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淝河源头。这一现象引起了合肥市政协委员的关注,不少委员利用政协全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其中,叶竹实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尽快启动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区建设,恢复源头千亩湿地,营造生态林,绿化沿岸河道,设置水源保护隔离带。
合肥市政协将此提案列为重点提案。根据委员意见建议,合肥市规划局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将南淝河源头地区保护融入合肥新桥机场周边未来发展规划;通过市水务局的努力,南淝河被列入国家首批中小河流治理试点计划;市财政局拿出专项资金,对在该地区营造连片生态林给予奖励并积极筹划将其纳入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范围;肥西县政府也加大工作力度,拟用4年时间,投资2个多亿,努力实现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古迹资源开发。
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禽养殖污染严重,是巢湖水体富营养化和大规模蓝藻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颜海保委员建议进一步控制巢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
颜海保委员认为,养殖业属于弱势产业,受天气、自然灾害、畜禽病等影响严重,利润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为了污染防治工作不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应当对养殖户进行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奖励或政策支持。
建议研究畜禽粪便和污水再利用措施,变废为宝畜禽粪便和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物,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有关部门应当采用政策或经济手段支持农民增加无害化粪肥的施用量。
统筹兼顾,处理好畜禽养殖与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畜禽养殖业,壮大农业经济,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又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工作,新建项目必须达标排放做到绿色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从而把发展与污染防治有机统一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新闻推荐
肥西县召开全县教育质量情况专题协商会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