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断头路”将被打通、联防联控大气污染、“马上”能骑公共自行车、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昨日下午,《关于2014年大建设计划情况的报告》在合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为合肥市民绘制了今年的大建设蓝图。
X
相关新闻
人大将给治霾“施压”
大建设拟投资近千亿
据悉,合肥市今年大建设的计划分为综合交通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水气热公交等公用事业、保障房复建点及旧城改造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土地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等八大类工程,共1077项,工程计划总投资924.38亿元。其中,完善城市路网构架为重点。
综合管廊一般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今年,合肥市也将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在空港经济示范区、肥西县花岗产城融合示范区等新区建设中,选择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
增设大气自动检测站
根据《报告》,今年合肥市还将建设黄标车自动辨识系统,实施黄标车限行;增设大气自动检测站点,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普查和大气灰霾污染专项研究,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减少空气污染,明显改善空气质量。
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
《报告》也提出,今年,合肥市将启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此外,还将完善人行过街设施,保障行人安全。在学校、医院、小区、大型商业等交通复杂地段,分批建设人行天桥等过街设施,完善慢行过街系统。
同时,建设一批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和立体式停车楼,逐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本版稿件由 本报记者 姚一鸣采写
合肥今年交通建设规划
今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执法检查。执法检查会通过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通过书面信函、市人大代表邮箱、网络平台和公众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各方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今年6月份,“建筑扬尘治理工作情况”专题询问将围绕建筑扬尘的治理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等进行。合肥市环保局、发改委、建委、农委、城管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将接受询问,询问的地点则会设立在建筑施工现场。在专题询问之后至12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整理形成的审议意见书送市政府整改落实。
完善南部片区路网
加快推进畅通二环西南环、郎溪路高架(包河大道-裕溪路)、望江路(西二环-马鞍山路)、南淝河路(南一环-繁华大道)、巢湖南路(东流路-锦绣大道)等工程建设。
打通多条“断头路”
启动集贤路(繁华大道-方兴大道)、方兴大道(汤口路-金寨路)、瑶岗路(天门山路-店撮路)、合作化路(祁门路-繁华大道)、合淮路(西二环-新G206)等项目建设,构建区域间快速通道。
打通北城东西交通
启动魏武路(蒙城北路-新G206)建设、建设涡阳路(阜阳北路-物流支路)、东方大道(蒙城北路-怀远路)、淮海大道(淮南北路-新蚌埠路)等工程。
构建园区间路网
推进兴业大道(长岗路-习友路)、新港路(新G206-兴业大道)、新桥大道(高刘路-习友路)、望江西路(大龙山路-新桥大道)等一批骨干道路建设,实现园区之间以及园区与城区的快速联系。
人大代表不能“打酱油”
合肥探索建立职务代表辞职制度,提升履职效果
昨日下午,合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合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草案)》,该草案对立法、监督、服务代表履职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据了解,在人大代表这一群体中有不少“职务代表”,他们通常是本地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等的负责人。当他们因为工作变动不再担任某职务、调离原选举单位后,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履职。为了避免此类情形的发生,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今年探索建立职务代表辞职制度,对人大代表的履职进行规范。而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方面,也将探索建立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考核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家住蜀山区小庙镇五十墩村的胡老板今年50多岁,以售卖树苗为业,他在村内有一片自己的林地。昨日早上6点多钟,工人们帮忙栽树开工时,发现林地内有5头小牛,将...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