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形式丰富,它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软实力之一。安徽省各地政协在对地域文化的修复与传承,极为重视。日前,各级政协委员也提出了许多出彩出新的意见与建议
由莲湘舞引出的话题
4月15日上午,在肥西县柿树岗乡合龙社区的广场上,一群穿着艳丽的老大妈们,精神抖擞,跳着欢快的莲湘舞。舞者们个个手持三尺左右、拇指粗细的竹杆,串上铜钱,横竖间隔,两端系上花穗彩绸,这样一根彩棍兼具声色,舞者舞动时铃声清脆彩带飘舞,引来阵阵掌声。
“这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舞蹈,再不挽救,可能真的要失传了。 ”观看完精彩的莲湘舞表演,肥西县政协吴占菁委员语重心长地感叹。
吴委员的担忧源于肥西县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近日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肥西县政协邀请了文化届的委员们参加,希望他们能从专业的视角为肥西县的非遗发展出谋划策。
调研组一行除了了解肥西县柿树岗乡的特色舞蹈“莲湘舞”,还深入多个乡镇考察非遗分布和发展状况,老唐酱干、三河羽扇、庐州木雕、闹花船等等都是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调研,委员们感受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珍贵的非遗正在渐渐被人们淡忘。
“缺乏传承人的问题,是非遗保护项目传承发展的关键问题。一些经济效益不突出的项目 (如剪纸、指书等民间美术)即使有传承人,也存在传承人年龄老化,缺乏新一代传承接班人的问题,很多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学习,传承难度不断加大,项目保护处于“有人教无人学,有心学无人教”的两难境地。 ”
“不仅仅是缺乏传承人,政府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专业人才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在调研组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委员们展开激烈的讨论。
在为期将近一个月的调研中,委员们深入调查,潜心研究,通过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通过聘请传承人授课,创新传承方式,使传承方式由个体走向群体;建立一个立体式的 “肥西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陈列室,不断地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以供参观传承;加快产业化进程,以生产性方式加强非遗保护力度;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充实非遗专业人才队伍。
“我们会将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良策都一一上报给县委政府,为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李文贵副主席在调研成果汇报会上表示。
“九曲黄河阵”百看不厌
利辛县政协主席刘鸣日前率利辛县政协常委及文史委主任,来到该县展沟镇视察观赏“九曲黄河阵”。
展沟花灯 “九曲黄河阵”,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和圣(柳下惠)故里——古镇展沟农历二月十五泰山宫庙会期间的民俗景观之一。 “九曲黄河阵”是按照九宫八卦摆出阵势,然后以彩灯代替守阵将士。此阵,内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外接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九九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阵内花灯溢光流彩,制作精美,百看不厌。灯阵占地约10亩,内八门九宫,道路九曲十八折,阵内有365盏灯,代表365尊神位,也象征一年365天都吉祥如意,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并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2011年10月,利辛县政协出版的《利辛文史》第四辑,专门“九曲黄河阵”。今年3月中旬,受文化部委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徽省分中心摄制组,专程赴利辛拍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阵”专题宣传片,“九曲黄河阵”在国家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得到了展示和保护。
皋陶文化园如何更出彩
根据六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中华皋陶文化园规划方案(草案)》形成后,要专门向六安市政协征求意见建议。4月25日,六安市政协主席王胜主持召开了中华皋陶文化园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市文广新局关于中华皋陶文化园“一带五区”规划情况的介绍,认为中华皋陶文化园的规划建设将对彰显六安悠久历史文化、提升六安城市形象,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大家还就园区的规划设计、文化内涵挖掘、项目投资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胜在讲话中指出,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更是六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华皋陶文化园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项目立意很好,对弘扬皋陶文化、传承六安厚重历史,促进六安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文物保护利用,尽早确定投资主体,力促项目早日上马,早日建成。要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打造独特的历史文化景区,进一步提高皋陶文化的知晓度,提升六安文化的品位,扩大六安的影响力。
古镇保护,我们在努力
4月22日,桐城市政协组织文史委委员视察全市古镇保护工作。委员们先实地察看了该市老梅古镇、练潭古镇。在随后召开座谈会,大家对全市古镇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六安市政协主席徐家涛等参加视察并作重要讲话,市长助理刘登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委员们一致认为,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为数众多、遗存丰富的古镇、古街、古村落,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不可多得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古村镇的保护刻不容缓,加快古村镇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
委员们一致建议,做好古镇保护工作,要科学编制古村镇保护规划,突出地方特色;要制定完善的保护开发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要加大古村镇保护宣传力度,重视古村镇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切实提高保护意识;要加强古村镇的生态保护,保护好古村镇独特的生态人文风貌,确保人居环境整齐、洁净、美丽。(郑聪 李红梅 许明亮 许磊 倪伟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元月8日,是肥西县政协会议报到的日期。负责会议记录的8位小组秘书每人都领到了一件“新式武器”——录音笔,这是该县政协为加强委员意见建议记录工作的一项举措。本届政协以来,该县政协...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