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聂扬飞本报通讯员 张和允
“能想到的厄运,刘家都遇到了,幸亏有老四,把这个家撑起来了。 ”日前,肥西县高刘镇沈塘村党总支书记王邦柱告诉记者,这位刘家老四名叫刘磊,自哥哥刘健得尿毒症去世后,他帮哥哥还掉10万元债务,并承担起抚养哥哥一对儿女的重担。
刘家的不幸,是从2006年开始的。这一年,刘健和妻子生下了小儿子刘飞,儿子的诞生一时让全家欢天喜地。然而,孩子长到5到6个月时被确诊为天生耳聋。刘健带着儿子到上海做了两次手术,安装了人工耳蜗,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还欠了10万元。
因为忙着要还掉欠款,刘健起早贪黑地忙,累垮了身体。 2007年,刘健患上尿毒症。“小孩动手术已经把钱花完了,尿毒症根本没钱治。”就在这时,弟弟刘磊挺身而出,不仅全额支付哥哥看病的钱,在哥哥病情好转后,刘磊又掏出6万多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让哥哥跑车谋营生。
2009年一天夜里,32岁的刘健突然离世,留下一双儿女还有10万元债务。不堪悲伤与贫困,刘健的妻子也丢下儿女离家出走。 “再苦不能苦孩子,有我在,你们不用担心。”刘磊一面为哥哥还债,一边负担起侄子、侄女的全部生活开支。
为了多挣钱,他辞去家乡的工作,把自己的孩子和侄子侄女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独身一人远赴宁波打工。每个月,除了留下自己必要的生活开支,把剩余的钱寄回老家。
在刘磊的支撑下,哥哥的孩子健康成长,目前大侄女刘梦洁已经上中学,侄子刘飞在读小学二年级,一家人的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肥西县在医疗、交通、建设等八大矛盾纠纷易发领域,成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庭长、老院长、老专家担任调解员,探索调处机制创新——■ 本报记者 许蓓蓓“和事佬”调和医...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