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汪国梁)7月25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有序推进,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农村社区服务站覆盖近5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一村一社区为主、一村多社区为辅、中心集镇社区共同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安徽省在肥西县、潜山县、淮北市杜集区等10个县 (市、区)、120个乡镇、1500个村试点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卫生计生、公共教育、社会救助、社会养老、转移就业、治安警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区试点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目前全省已建成约39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并开展服务,在建的农村社区服务站约3600个,完善了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义务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及乡镇、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安徽省将继续选择1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1500个村进行试点,在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和治理机制。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王恺“如今生活在新农村,真有福气。”70多岁的村民张书法感慨地说,“新农村建设前,守着2亩薄田,勉强够我们老两口维持生活。现在住着四合院,养老医疗有保障,每年土地有租金,打工有收入,...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