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梁瑞 郑茹)省经济信息中心昨日发布共建园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合作共建园区111家,已建成67家,签约44家。其中,合肥有4家,宣城和滁州分别6家和27家。虽然合肥数量上不占优,但工业总产值达652.7亿元,占全省共建园六成以上。
三地共建园侧重各不同。合肥主要以市内合作共建为主,由重点开发区与周边县区进行共建,解决重点园区项目多地少、周边县区项目少地多的矛盾。代表园区有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合肥经开区新港工业园等;宣城主要利用长三角地区产业外迁机遇,瞄准苏南、浙江等地特色产业,围绕重点目标城市开展整体招商,其代表有郎溪经开区无锡工业园和常州工业园;滁州发挥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引入国内一流的专业化园区开发企业,通过股份合作的开发模式,打造新苏滁现代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共建园。
共建园合作模式也各有特色。合肥高新区和肥西县政府合作设立的柏堰科技园,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共建园区产生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税收在市级层面进行重新分配;郎溪经都产业园积极探索 “3+2”合作模式,建设初期由三方合作共建,后期,通过建立利税分配机制和土地溢价部分适度分成,将园区所在的郎溪县十字镇和皖垦茶叶集团纳入合作共建;滁州中新苏滁产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参照苏州工业园,突出产城融合理念;来安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则围绕南车集团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化模式。
报告指出,共建园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目前,全省近一半共建园没有明显经济产出,园区规划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下的占35%。同时,还存在利益补偿机制不够明确、服务配套不完善、园区发展缺乏系统评估等问题。
新闻推荐
肥西男子丁先生在澳门务工期间不慎摔伤,随后被送往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家人却无法及时去澳门探望照顾。肥西县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特事特办,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丁先生的儿子办理了...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