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刚过,情人节又要到来。 “洋节”来临之际,人们往往陷入一种文化焦虑:该不该过“洋节”? “洋节”喧嚣下的传统佳节如何重拾传统基因,找回文化自信——
■ 本报记者 张岳
热衷“洋节”是不是文化媚俗?
“过完圣诞节,现在又在计划过情人节,在哪订餐厅送什么礼物,过完一个洋节又接着一个洋节,感觉洋节比传统节日更有气氛。”淮北市检察院工作人员小李说。在小李看来,过洋节是为自己巧立名目,让身心放松得到快乐,是一件十分美好有趣的事情。
近年来,洋节在中国确实蛮火的,在江淮大地也同样如此。圣诞节的狂欢、万圣节的噱头、情人节的浪漫等,让很多人体会到“过别人的节日,图自己的快乐”,而且这些都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50后”“60后”也参与其中。
杜大爷退休多年,一向传统严肃的他,也开始过起了“洋节”。上个月圣诞节时,4岁的小孙子手绘的卡片送给他作为“圣诞礼物”,他也买了棵圣诞树送给小孙子,一家人围着圣诞树其乐融融。“我们家是比较传统的家庭,过洋节并不说明我们就不热爱中国文化,我们只是想在美好欢快的家庭氛围里表达爱和感谢。 ”杜大爷说。
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抵制过洋节的行为,成为舆论热点。 “在校园内不得举行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某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抵制圣诞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觉得过洋节是文化媚俗,其实年轻人过洋节就是图热闹,图好玩,没有文化内涵,并不一定就是文化媚俗。 ”省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秘书长崔跃松说。
他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年轻人在为过情人节做准备,但更多的中国人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春节团圆、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月等,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融于中国人平常的生活里。 “关起门来禁止大学生过圣诞节,其实没有必要。过洋节和传统佳节并不是道单选题,不是不可共存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 ”
每到春节,在电视上也会看到旅外华人过春节的镜头,也有很多外国人加入到过节的气氛中来,以中国习俗庆祝中国最大的节日。 “外国人也会欢度一下中国的节日,这是一种互动的交流与沟通,并不要上纲上线,上升到文化媚俗的层次上并不妥当。 ”崔跃松说。
传统佳节如何更有魅力?
年轻人为何对传统节日“不感冒”?
“春节对我而言,就是回家吃饭和收红包,感受不到节日的欢乐,反而七大姑八大姨问工资问结婚问生孩子,全无轻松可言,感到压力特别大。”小李说。从小父母既没有给他讲述节日的故事,也没有分享一些民俗活动的欢乐,所以他既感受不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体会不到节日的欢乐气氛。
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让人倍感压力,大家都希望在节日里放松身心,但是传统节日中欢快轻松的成分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正在被渐渐遗忘。
“我小时候过节,特别有仪式感。我们家过中秋节时,小孩子可高兴了,成群结队地去棉花地里‘摸秋\’,然后闭上眼睛扔在门后,并在心里默默许上一个小小的心愿。”家住肥西县上派镇青年路的“80后”李小玲回忆说。类似于“摸秋”节日习俗越来越少,美好珍贵的节日快乐也越来越少。
崔跃松告诉记者,过去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比如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爬山、野营、赏菊,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内涵丰富充实,参与过程十分有趣,而且更加亲近大自然,获得更多的快乐。
近期有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37.7%的受访者建议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0.0%认为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15.5%提出要注重节日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堵是堵不住的,关键是我们的节日如何创新发展,不断挖掘、恢复互动性强、参与性高、热闹欢乐的民俗文化样式。 ”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传统节日是一种意识、文化和传承精神。所以,关键问题不是禁止洋节,而是在自己的节日里,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并创新节日文化。
去年“重阳节”前后,安徽省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一股浓浓敬老情在江淮大地上涌动。合肥市亳州路街道畅园社居委、畅园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为老年人奉上精彩的文艺演出,舞蹈《老来乐》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表演形式逗乐了在场的观众;女声独唱《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曲调悠扬,令人陶醉其中……
“老少同乐情暖夕阳,让孩子们从小感受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黄山市屯溪区纵横幼儿园负责人说。老街社区党委与屯溪纵横幼儿园携手共同开展了重阳节活动,可爱的孩子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赢得了老人们阵阵掌声。同时老人们也带来了自己的拿手节目,京胡协奏,戏曲联唱等,展现了现代老人的风采。
灵璧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举办“迎国庆、庆重阳”传统戏曲演唱会泗州戏专场演出,优美的唱腔、鲜活的表演、动听流畅的音乐旋律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浓郁清新的地方风味,赢得了现场老年人的热烈掌声。
据了解,传统节日承载着“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的文化基因,全年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安徽省在每个节日期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欢度节日营造氛围。孙冠贤/绘
新闻推荐
·编者的话·刚刚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去年,安徽省规划建设710个省级中心村,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