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探访城市拾荒者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4-15 17:28   https://www.yybnet.net/

在一些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整天与垃圾为伍,以捡破烂、收废品谋生,他们是城市的拾荒者。近日,记者走近这一特殊群体——

■ 本报记者 汤超 齐振江

靠捡破烂谋生

合肥市蜀山区石大郢村清溪路旁,有一大片低矮、简陋的民房,这是一个老旧的城中村,住着不少来肥打工者和城市拾荒者。

4月9日上午,沿着清溪路记者看到不少垃圾废品回收站。47岁的黄邦三2006年从舒城来到合肥,在这里捡了10多年的破烂。他告诉记者:“当初来合肥找工作四处碰壁,由于俺只有小学文化,个子不高,当保安人家都不要。最后只好在亲戚朋友介绍下,在这里开了一个废品回收站,干起了捡垃圾、收废品的营生。 ”

20多平方米的院子,堆满了两米多高的破旧纸盒、废旧铁丝、易拉罐和塑料瓶等废品,这是他从各个地方捡来的。 “生意怎么样? “记者问。 “现在不行了,一天能赚个五六十块钱,刚够家人一天的生活费。报纸收来一斤是5毛,卖出去6毛;以前废铁皮一吨可卖1400块钱,现在只能卖600块钱,废品掉价厉害,不值钱了。 ”正说着,来了一辆装满塑料废品的小货车,65岁的苏大爷和老伴将车子开到老黄的磅秤上一称,总共是666斤,除去车子的重量550斤,塑料废品是116斤,一番讨价还价后,老黄给了苏大爷58块钱。 “都是熟客,经常来这里送废品,价格都会照顾一点。 ”老黄笑着说。 “苏大爷也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捡破烂,子女们都不在身边。老两口从亳州来合肥捡废品,靠每月70元的低保根本不够用,这些废品也是他们从附近的禽蛋厂收购来的,除去本钱,这趟只能赚15块钱。他们在汲桥新村租了一间月租300元的房子,日子过得很苦。 ”

老黄一边分拣废品一边与记者交谈:“干我们这行最怕下雨,一下雨,生意不能做,院里放的这些纸箱、废报纸就潮了,铁丝、易拉罐就会生锈,卖不上价钱了。 ”

谈起废品生意,经常在嘉和苑小区拾破烂的王嘉峰说:“现在干这活的人多了,捡垃圾这行当既不要本钱,也不要技术,只要肯吃苦就行。 ”老王每天早上6时多就起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下雪,他总是骑着一辆三轮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着值钱的废品,小区、路边的垃圾桶,都是他常光顾的地方,那些被人丢弃的纸盒子、易拉罐、塑料瓶等,在他的眼里都是宝贝。

任何一座城市都少不了拾荒者,很多发达国家也有。拾荒者分几个层次,最顶层的是经营废品收购站,最低端的是捡破烂,其中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也就是蹬着三轮车收废品的。像王嘉峰、苏大爷这样的属于最低端,整天与垃圾打交道,有的在街头巷尾、小区、公园等地捡拾废品,有的就在垃圾堆中“刨”生活。

让垃圾变废为宝

在合肥市蒙城北路的电厂段,东边是现代化小区,西边是一个被林木遮挡的路口,密密麻麻的废品堆沿路排开,一直延伸到路尽头,骑三轮车或开小货车的拾荒者在路上来来往往。

来自霍山的小伙子孙涛用捡来的木料、铁板、水泥瓦在废品站边搭起一个简易的棚屋,这就是他在城市的家。目前在这边拾荒的有十几人,仅回收废塑料这一项,他们一天的拾荒量就达3吨。孙涛告诉记者:“捡垃圾的多半都不是本地人,他们不愿意干这个。没有我们收废品,很多废品就是纯粹的垃圾,有些垃圾很可能堆在水库边,直接污染水源。 ”

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除了城市环卫工人定时清扫外,拾荒者也是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者,他们将捡来的垃圾重新回收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家住绿怡居小区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孩子们喜欢在网上淘宝购物,拆开的包装盒堆在家里到处都是,幸好有收废旧品的人每天来收,不然家里都没处放了。 ”

在蜀山森林公园,每天登山者络绎不绝,被游客乱扔的垃圾也到处都是。据蜀山森林管理处工作人员透露,除了山上的环卫工每天清理垃圾外,也有一些拾荒者在捡拾游客扔掉的饮料瓶子、废报纸等,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也保护了大蜀山的环境。 70岁的王奶奶有点驼背,每天都到大蜀山捡垃圾。环卫工人朱大姐告诉记者:“王奶奶家境不太好,家里有一个儿子腿脚有残疾,她一直在这里捡废品补贴家用。大蜀山环卫工人数量有限,他们也帮了我们的忙。 ”

网友玉宇星辰说,对于拾荒者来说,他们的工作不仅不该受歧视,还应赢得人们的尊重。拾荒者其实做了垃圾分类的工作,为资源回收利用做出了贡献。网友江城子说,因为多收点废品,城市里的生活垃圾就减少一些,捡拾的废品也为国家节省了资源,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期待理解与关爱

4月9日下午,在合肥东二环新安江路三塘郢村,记者见到一堆3米高的废铜烂铁,来自肥西县的方师傅告诉记者:“这些废铁一年多没卖掉,价格太低,卖了亏本。我在这里收废品也干了几年了,只收铁皮子,电缆不收,怕是被盗来的,出了事可不得了。 ”

记者了解到,这些拾荒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通常凌晨出发,背着蛇皮袋,游荡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或小区、公园,以捡垃圾、废品为生。由于日常生活与大量受污染的废弃物接触,健康容易受到伤害。据不完全统计,合肥有3000多家废品站,2000多家无证废品收购点,从事废品收购和捡拾废品的大约三四万人,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

合肥市蜀山区城管局的王茜告诉记者,拾荒者捡拾垃圾其实是垃圾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实际上做了垃圾分类的工作,使部分可利用的垃圾变废为宝。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由于拾荒人员流动性强,居无定所,人员复杂,也有少数人收、拾、偷不分,对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成为城市管理难题。他们当中有的人整天在垃圾堆里乱扒乱翻,容易成为疾病传染源。

有关专家认为,城市拾荒者也应加强管理,对“城市废旧物资回收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可由相关部门牵头,引导拾荒者成立废品收购行业协会,提高拾荒者的组织化程度,规范拾荒者行为。国家应扶持垃圾回收再利用行业,鼓励他们扩大垃圾回收范围,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

安徽大学社会学院王云飞副教授告诉记者,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拾荒者,它是社会发展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边缘职业。拾荒者既清理了垃圾,整合了资源,又起到了可再利用资源分类的作用。拾荒者也是一种职业选择,他们收集可再使用资源以循环利用,既是垃圾分类工,又是城市的清洁工。然而,拾荒者又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属于低收入群体,也是城市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也有一部分是城市下岗人员或低收入群体,社会应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能歧视他们,有关部门对这一群体也应给予一定的照顾,如住房、医疗、孩子教育、社会保障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为城市的清洁和美丽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肥西20家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吴存荣出席开工仪式

吴存荣出席开工仪式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刘铭传故居试开放2015-05-15 17:14
猜你喜欢:
评论:(探访城市拾荒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