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教师全部归于教育局管理,经学校聘任后由教育局“派遣”到学校教学,这种新的教师管理机制,目前在全国开始试点。教育部4月13日公布的首批19个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名单上,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和马鞍山市博望区名列其中。
促进校长、教师轮岗流动是教育公平、均衡的关键节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县管校聘”是教师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教育部与多部门经过多次协商才得以确定。 “县管校聘”将教师关系归于教育局,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按照计划,这种模式要先在示范区试行,2020年在全国落实推广。
2012年5月,安徽省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打破“校籍”藩篱:新进教师以市、县为单位,探索试行“无校籍管理”,由相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内统筹管理,由学校根据需要按期聘用,动态调整,以此促进教师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马鞍山市博望区是安徽省首先进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试点地区。从2014年8月开始,该区将教师的人事管理从学校移至教育局所属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对全区1003名教师实行集中管理。在不突破教职工编制总额的基础上,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照一定周期和比例在区域内调配校长、教师,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根据教师无校籍改革政策的规定,学校只负责教师的日常工作管理。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职工年度考核、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审、岗位统筹、工资待遇发放等工作则交由专门成立的区级教师管理服务中心管理。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肥西县政府通过了关于实行农业水费政府补贴的议案,根据议案,自2015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取消从农户中直接收取农业灌溉水费的做法,国有灌区农业水费由县财政负担,电费由乡镇自行确定解决办法...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