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白云磊
在中国科技大学,一间30平方米的科研室内,丁超正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忙着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一款应用程序,它可使所有活动及相关创意汇集到一起,然后像似在集市上一样进行公开售卖。虽然这款程序尚未正式上线,但国内一些著名的投资基金已经盯上了这块“肥肉”,纷纷争相食之而后快。
办活动发现对接障碍
29岁的丁超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也是这款应用程序的发起人。说起做这个项目的最初想法,丁超认为这和他长期在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任职经历有关。因为经常组织一些校内活动,他发现“办活动存在‘痛点\’”,活动的举办方和参与方存在信息沟通不对称的 “鸿沟”。“特别是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与参与的大学生一一对接,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如何填平这道“鸿沟”,实现双方之间的无障碍对接,引发了他的思考。
丁超进一步发现,活动参与方因活动缺乏创意,组织不力,信息不对等,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作为活动举办方,存在宣传难、找观众难、常为舞台、灯光、印刷等琐事困扰。
正是平时中点滴发现,让丁超从中嗅到了商机。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所有活动的汇总平台,来解决活动参与方和举办方在信息不对等、资源不对称上的难题。”丁超告诉记者,他们把这个平台称为集市,打造的应用程序称为活动集。
他介绍说,在这个集市上,每个人可以发布活动,校内有文体娱乐学术活动,校外的如婚庆典礼、开业典礼、演唱会门票发售等,而他们的目的是:一方面提高这款应用程序的人气,另一方面为各类活动的发起提供服务和创意,服务、创意实行公开竞标,他们也是参与方之一。
创意活动成为市场卖点
2015年3月,丁超在肥西县桃花工业园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然而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招募“小伙伴”一起来研究筹划这款应用程序,但是一开始对于这款产品的定位思路并不清晰。
“我们当初的想法是做一个活动的管理系统,仅仅为活动主办方提供报名、筛选等服务。但是如此以来,这款产品不仅容易被复制,而且缺少赢利点。”丁超坦言,如何巧妙地嵌入赢利模式,成为了这款产品走向市场的“拦路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丁超和团队数十次的修改,他们终于理清了思路,从活动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成功地嵌入了赢利模式。他们的思路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话糙理不糙,丁超的解释是:他们从一开始为活动举办方提供管理服务,转变为不仅提供管理服务,还提供资金支持,当然,这笔资金将从有意愿参与的商家中寻觅。商家为活动赞助,活动为商家宣传带来人气。
丁超和团队还设计了创意收集发布功能,主要为平台上发布的活动提供创意,面前社会公开竞标,同时,他们也配置了自己的兼职设计师。
资金也是丁超最为头痛的一道难题,虽然团队伙伴清一色的是学生,自愿免费加入,但研究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费用。幸运的是,今年,丁超从肥西农商银行获得了一笔1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大大填补了平日里的开支。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服务
为了让这款产品在年底前上线,丁超和他的团队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活动集的几个子系统已处于内侧阶段。虽然未正式上线,但当下用户已近2万,50余个学生团体入驻活动集。
通过丁超现场演示,记者看到,他们已经发起并参与了多项活动。港囧中科大点映仪式抢票,3000余人同时疯抢;三下乡实践队伍,20余支队伍近1000人报名;计划书挑战赛提交创意征集,1周时间500余人上线。绿地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0名大学生报名……
丁超告诉记者,尽管活动集未整体呈现,但前期他们将各个子系统已经应用到实际中,通过接入青年科大等微信平台,为活动集提前积攒了用户,“前期的小试牛刀,我们已经有10万多元的收入进账。 ”
最令丁超感到兴奋的是,他们的品牌直营店即将开业,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之间的联动服务。 “凡是涉及到活动有关的创意、设计、生产,品牌直营店将提供一揽子的线下服务,这是我们的赢利点。”与此同时,这款应用程序也纷纷引来了天使风投的关注,目前国内一家著名的投资基金正在和他谈判,将为他们公司注资200万元。
对于这个“怀胎”一年多“婴儿”,丁超表现出了更大的 “野心”:“我们的目的是将活动集打造成为一个校内、校外更专业的活动发现、管理、募集平台。 ”
新闻推荐
长丰县造甲乡庙岗村一村民反映:我是五保户,同时也是残疾人。我妻子是低保户,也是残疾人,村干部今年只给我妻子发放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而停发了我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反馈:造甲乡党委蔡书记告...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