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在哪里?答案似乎很清晰:“安徽中部、合肥西南、巢湖之滨,辖4乡8镇4园区,总面积1960平方公里,人
口80.1万。”但当你融入合肥的车水马龙中一路向西南,又很难清楚地为肥西划一道地理分界线。近年来,肥
西融入合肥的步伐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大湖名城合肥的南部门户。“十二五”的五年里,肥西走过了一条光荣与梦想之路。县域经济快速起跳,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居第79位。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肥西人的目标清晰明确:主动引领新常态,积极担当新作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目标。
走过“十二五”
引领新常态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区)首位
肥西是带着全国百强县排名89位的光环走进“十二五”的。但在肥西人眼中,眼前的发展之路并非一条坦途,伴随着发展机遇而来的,更有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面对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到经济结构内部调整等一系列困难,肥西首先科学研判形势,明确发展定位,对自己当前所处阶段作了准确研判:“肥西正处于发展功能定位调适期、发展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模式路径转型期‘三期重合\’阶段,是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宝贵的黄金机遇期。”
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在不利的环境中寻找有利机会,肥西以“强行入轨、超高对接”的姿态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和魄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区)首位,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置上升了十几个位次,至2014年,全国百强排名已跃居第79位。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实现翻番。其中GDP连续突破300、400、500亿大关,预计今年达566亿元;财政收入连续突破30、40、50、60亿大关,预计今年达6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今年达1250亿元。GDP、财政收入、规上工业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四县一市总量的31.8%、29.5%、35.8%、35.3%……
数字很美好,数字背后,肥西的科学发展版图更清晰细化。在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后,肥西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合肥主城西南片区、产城融合示范片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片区、紫蓬山文化旅游片区、西北部外围控制片区等五大功能区,全力推动各功能区和各乡镇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和协调发展,使得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原来乡镇园区各自为营的格局得以改变。
转型升级名企大项目落地开花
今天站在合肥面向西南,肥西展现给世界的,是名企云集、大项目加快落地的火热景象。卓达新材料、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区、万利园林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落户,华南城、百大购物中心、永辉超市、家乐福、用世生活城、名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入驻……“美景”背后,是肥西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肥西把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增强县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肥西坚持优化服务机制。坚持每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十二五”期间,肥西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4年已实现产值316.4亿元,年均增长47.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以上;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稳步调整。肥西的产业集聚也达到了全新的水准。全县规上企业422家,亿元以上企业136家,其中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的有3家,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三大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的80%以上。桃花镇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电产业集聚镇,三河镇、华南城物流园等被批准为省级服务业聚集区。
“颜值”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60%
如果你是一个肥西人,县城所有的公园绿地,你有12.34平方米。如果你去肥西观光旅游,“五纵六横”的骨干路网体系让旅程一路畅通。过去五年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肥西的“颜值”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在肥西,更舒适、更惬意,生活更有保障。
G312、G206、G330、环巢湖大道、S103省道、巢湖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支撑了肥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定位于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主城西南中心,“十二五”期间,肥西不断完善县城规划体系,城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区面积达9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新建续建安置点近1000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4平方米,城乡品质大幅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二五”期间,肥西生态文明取得的新成效也令人惊喜。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三线三边整治力度。依法拆除燃煤小锅炉,全面淘汰公务黄标车,取缔派河码头砂石货场,关闭非法开采小矿山……“十二五”期间肥西全县林木绿化率提高到33.8%,不仅是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肥西还是首批“安徽省森林城市”。
经济“上去了”,环境美了,肥西人的生活也有了更多实惠。“十二五”期间肥西县累计投入60多亿元,实施50多项民生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肥西县还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得到健全。
迈向“十三五”
力争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走过“十二五”,肥西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十三五”就在眼前,肥西已经给自己定下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肥西正处于发展功能定位调适期,发展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模式路径转型期。未来五年,肥西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大合肥,放眼长三角,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题,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主动引领新常态,积极担当新作为,坚定不移强实力、优结构、抓改革、促统筹、惠民生,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目标。
具体来说,“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是指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至少占全市十分之一,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形象在五县(市)中最佳;“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是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居民收入、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处于全省领先;“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全国有位置、有特色、有亮点。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三期全面开工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肥西又有哪些新动作?
2016年,肥西将坚持招大商、育名企、创品牌,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强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优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新型业态发展,做大现代服务业。
重大项目建设仍将是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明年肥西将推进桃花工业园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道路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联东U谷、悦康药业、江淮轻卡等重大项目快建设、早见效。环境更好、树更多、交通更便利也是明年肥西给老百姓的承诺。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二期项目全面完工,三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幸福肥西,明年也将有令人惊喜的新面貌。2016年肥西将加快推行分级诊疗,争创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强力推进县域医共体,整合乡镇卫生院。推广乡、村公共卫生团队服务模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行校长职级制。家门口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肥西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本报记者/文 李平 陶明/摄百杆莲湘舞新春三河古镇
新闻推荐
飙音如潮 专场火爆2016《中国好声音》全国城市海选合肥赛区高潮持续
2016《中国好声音》全国城市海选合肥赛区高潮持续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