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喻寒松
杨树是皖北地区种植的主要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由于其轮伐期短、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发展前景看好。近年来,安徽省逐年加大对杨树种植的扶持力度,杨树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2012-2015年省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180万元,在合肥、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淮南、六安、安庆、池州等9个市17个重点县(市、区)完成杨树营造林 65069亩,其中新造林12011亩。 ”省林业厅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张明告诉记者,去年省财政安排资金240万元,在利辛县、凤台县、望江县、宿松县完成杨树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示范9088亩,并继续对太和县、肥西县和安庆市大观区杨树优良雄性无性系中试林进行补助。
省林业厅巡视员程鹏介绍,目前,全省杨树林总面积和蓄积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杉木。杨树夏天绿树成荫,冬天又不影响光照,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据张明介绍,今年安徽省继续对杨树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示范和杨树近成熟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进行资金扶持,总扶持额度在200万元以上。杨树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示范重点放在沿江和淮北地区的萧县、太和县、铜陵县和安庆市大观区,纳入项目实施的单片面积不低于100亩,立地条件优良,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项目县(市、区)2-8年生杨树中幼龄林面积不少于8000亩,申报实施面积2000亩。杨树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示范每亩补贴200元,每个项目县(市、区)40万元。
杨树近成熟林更新改造技术示范重点放在淮北地区的利辛县和临泉县,纳入项目实施的单片面积不低于100亩,立地条件优良。项目县(市、区)杨树近成熟林面积不少于5000亩,每个项目县(市、区)申报实施面积400亩。该技术示范每亩补贴500元,每个县(市、区)20万元。
项目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费用补贴两种,其中直接补贴是对营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对杨树大径级材培育技术示范验收合格的每亩补助190元;杨树近成熟林逐步更新改造技术示范验收合格的每亩补助480元,直接补贴应全部落实到营造林主体。间接费用补贴是对项目县(市、区)组织开展杨树产业发展营造林示范政策宣传、作业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所需费用的补贴。
张明告诉记者,普通农户、联合体、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都可以参与示范林建设,自愿申报并按规定程序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完成营造林任务的营造林主体,经检查验收合格,可兑现补助资金。
省杨树产业首席专家、省林科院于一苏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到,在杨树栽培上农户要做到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大肥大水和深栽。在沿江地区宜选用树高4米,基径3.5厘米以上的一级苗造林,在江淮和淮北地区可以选用高3.5米,基径2.5公分以上的二级苗。杨树根系部分水平根发达,而主根不发达,因此栽种时挖的越深,侧根长的越好。在淮北平原和江淮地区由于土壤比较板结,所以一定要挖大穴,通常规格为1×1×1米。在沿江地区首先要机耕40—50厘米,然后挖穴0.6×0.6×0.8米。杨树种植的第一年可以不用施肥,从第二年开始,在每年的5月中旬和7月份,追施两次氮肥,每株3两,逐年增加。
新闻推荐
连日来,肥西县官亭镇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指导农户根据小麦、油菜苗情追施肥料,抓好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控等。该镇今年要求所有农技人员每村联系指导 10户种粮大户,对所有贫困村还要另外帮扶2...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