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精准控风险 智把“入口关”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6-28 14:18   https://www.yybnet.net/

8月1日起,无论是饭店、小作坊、食品生产企业,还是药房、药厂,都将按一定标准被对应分成一般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风险等级越高,监管频次就会越多——

让公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涵。《安徽省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近期出台,在全省推行全品种、全环节、全过程风险分级监管。

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根据品种风险、管控水平等确定企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高,监管频次多

风险分级监管是指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产品情况、质量安全管控情况和信用情况等风险要素进行定期评估,按照风险高低评定等级,监督检查区别对待。

“随着办法出台,安徽省形成全国率先、具有安徽特色的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管制度。其创新在于,将风险分级管理覆盖到食品药品监管全过程全品种,并全面落实监管的规范化、信息化、网格化、痕迹化。 ”省食药监局局长徐恒秋表示,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者按照风险标准分级,区别对待、“靶向”监管,既对每个单位检查到,又向高风险单位倾斜,有助于将监管 “好钢用在刀刃上”,守护食品药品安全。

与试行办法同步出台的还有食品药品各环节32个分类目录,就不同业态不同品种确定风险标准,量化各种风险分值。各单位具体定何风险等级,由食药监部门根据评定标准,对品种风险、规模大小、管控水平、产品质量、违法违规情况等风险要素评定分值加权后形成。

“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因为品种特殊,按照一定标准加权计算后,风险等级就相应较高。 ”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风险分级的目标是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食药监部门根据企业或单位的不同风险等级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对一般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的企业或单位,食药监部门每年检查分别不少于1次、2次、3次、4次。

方案明确,各地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科学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根据实际,可加大对风险突出企业或单位的监管力度和监管频次。监督检查应遵循高一级风险先于低一级风险原则,实行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源头强化风险防控,监管效能最大化

——风险分级破解点多面广、人少事多监管难题;督促企业规范管理、消除隐患

在食药监部门看来,风险分级管理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大制度创新,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省委常委会将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管理列入2016年度常委会重点工作,省政府将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管理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为什么要推行此项改革?在向记者解读试行办法时,徐恒秋表示,实施风险管理,是发达国家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的一项重要制度。推行风险分级监管,是贯彻中央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从源头上构建科学的食品药品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公平性、有效性。

“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点多面广、人少事多、风险易发等突出问题,风险分级监管正是破解问题的良方。 ”徐恒秋表示,风险分级监管有利于解决当前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和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对企业而言,试行办法因其有系统的评分标准,也是行业质量管理的操作指南。对照指南,企业能规范管理经营、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和责任体系,从而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如何在风险分级时做到统一尺度、公平公正?省食药监局给出答案——依托信息化支撑。整个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督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下运行,与食品药品信息执法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评级将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能以对话框选择的实行对话框选择,能自动链接的自动链接,能扫描生成的扫描生成,尽可能减少判断的主观性和手工操作,减少基层的工作量。

为保障改革实施,省里将强化督促考核。各市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与市党政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政绩挂钩。省食药监局每年对各市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成绩优秀的予以通报表扬,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抄告地方党委政府。

芜湖试点“开花结果”,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监管效率显著提高,总体监管频次下降20%;企业注重自查自改,自觉防控风险

省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专员孙斌园表示,办法出台背后,全面总结安徽省芜湖、蚌埠等地开展食品生产领域风险管理的探索实践。

2015年,芜湖市在全省率先试点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定与动态管理。当年,全省食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现场会在芜湖举办,各地监管部门到芜湖考察经验。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究竟怎么做,又带来哪些变化?

芜湖市食药监局局长江澜介绍,试点之初,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决定从品种风险和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其中品种风险权重40%,过程控制风险权重60%。食品品种风险主要来自食品原料属性、食品配方复杂程度、使用食品添加剂多少等影响因素,按40分标准对28大类加工食品的品种风险进行了折算,风险越低分值越高,风险越高分值越低。同一家企业,以风险最大、分值最低的产品确定其品种风险分值。过程控制风险则结合食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量化分级标准确定。

当年,该市425家食品生产企业被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较低风险五类。根据试点方案,对低风险的,监管部门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至2次;对高风险的,每年至少监督检查2至3次。

生产各式各样的营养 “方便粥”,安徽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立足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产品售向全国。在此次风险分级中,企业被评价为中等风险企业。“做食品无法做到零风险!风险分级让企业有了更为清晰的风险治理思路。 ”该公司副总裁王红武感叹,风险分级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很大,尤其是梳理出各个环节的风险点,通过量化的形式,让企业进一步掌握生产销售过程中有哪些风险点,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有效识别和防控风险,保障产品质量。

繁昌县食药监局局长徐静表示,基层食品监管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按照同一标准对企业开展监管,大大消耗了执法资源,降低工作效率。分级监管合理配置了监管资源,体现了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促进企业自律。

在江澜看来,监管效率显著提高。按全市425家在产企业计,实施风险分级前,按照每年至少2次现场量化分级要求及乳制品、糕点、肉制品等常见的各类专项检查计算,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频次总计检查不少于1000余家(次)。实施风险分级后,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频次总计下降至775家(次),下降近20%。通过划分风险等级实施监管,既提高了监管效率,又兼顾了风险管理,解决了以前检查“眉毛胡子一把抓”、无目标、无重点、走过场等现象,做到“管少了”“管精了”“管好了”,有效缓解日常监管力量不足与传统粗放型监管等突出问题。

芜湖在食品生产领域率先开展试点,如今,随着试行办法出台,风险分级监管也推向全省,覆盖食品药品全品种、全环节,各地今年年底前将完成首次分级工作。风险分级监管即将全面“开花”。食药监系统以创新方式,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延伸阅读·

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多少家?安徽省如何守护食品安全?就食品安全状况、问题、对策,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6月27日发布的《安徽省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给出全方位解读。

食品市场底数知多少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分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三个类别。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6152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686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8466家等。

流通方面,全省共有各类食品经营者434088户。其中零售经营者364378户、批发经营者7596户、批零兼营者62114户。经营者中,乳制品经营者239806户。

餐饮消费方面,全省共有94235户餐饮服务单位。其中各类餐馆52938户、小吃店21438户、各类食堂11379户等。

监管触角延伸到乡镇

截至2015年底,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有人员2万余人。

省食药监局机关及事业单位实有人员共349人。全省16个市均独立设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全省市级食药监局实有人员共1581人。

全省105个县区采取工商、质监、药监三合一的方式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并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基础上加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牌子。县区实有人员共11738人。

全省共有848个乡镇按照派出设置的方式设立了基层市场监管所,加挂食品药品监管所牌子。监管所实有人员共6844人。

生产环节风险总体可控

食品生产环节,省食药监局去年累计收到各类风险信息159条,涉及酒类、淀粉、食用植物油、蜂蜜、茶叶、酱油、乳制品、肉制品等产品。

风险项目主要集中在塑化剂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食品掺杂掺假、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监测信息中,塑化剂污染97条、食品掺假30条、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11条、农药残留超标10条、微生物与毒素超标6条、品质不达标7条。

对风险监测信息,省食药监局及时部署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核查处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企业采取排查、召回、整改等措施,食品生产环节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

多地争创安全“样板”

为贯彻落实全国 “治理餐桌污染”厦门现场会精神,安徽省2015年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合肥等14个设区市提出创建申请。各申请创建市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经省政府同意,省食安办牵头,会同省农委、省食药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经考评,18个县(市、区)最终获得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分别是南陵县、铜陵县、肥西县、全椒县、固镇县、当涂县、天长市、霍山县、池州市贵池区、歙县、蒙城县、黟县、合肥市庐阳区、泾县、芜湖市弋江区、砀山县、潜山县、广德县。

公众参与积极性提高

2015年,全省普通食品投诉举报信息共计10668件,同比上升40.37%。其中投诉举报7524件,占70.53%,同比上升46.27%;受理7012件,受理率93.2%。保健食品投诉举报信息815件,同比下降12.93%。投诉举报集中在流通环节。投诉举报信息量显著上升,主要原因有覆盖全省的“12331”投诉举报信息平台正式运行,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提高等。普通食品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食品生产企业无证生产、非法添加、篡改生产日期,食品超过保质期及食品变质,食品里有异物,餐馆经营环境差等。保健食品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虚假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非法添加、无批准文号生产等。

小餐饮如何告别“脏乱”

针对大多数小餐饮店“脏乱差”、隐患多等问题,省食药监局从整顿规范和示范创建入手,着力破解小餐饮监管难题。该局出台指导意见和验收标准,自2014年7月起,用3年半时间,实现小餐饮“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落实、安全基本保障”。全省所有县(区)每年至少创建1条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和100家以上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投入13476.42万元,“以奖代补”推进示范创建。全省已创建示范街229条,示范店21095户。

新闻推荐

·政法一线·重拳出击“除黑恶治枪爆”

■ 本报通讯员 音卫东打击处理涉嫌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非法拘禁、故意损坏财物、组织卖淫、强迫卖淫、开设赌场等九类犯罪嫌疑人员759人,抓获九类犯罪及故意伤害罪、非...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精准控风险 智把“入口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