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三河神兵归来固坝抢险1991年,陆军军官学院官兵也曾来化解险情

来源:安徽商报 2016-07-05 01:0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1991年,陆军军官学院官兵也曾来化解险情

肥西三河镇桃花岛大坝上,陆军军官学院的一名学员奋力抓起沙袋

25年前,有一支精英辈出的部队曾在暴雨中坚守肥西三河丰乐河大坝;25年后,这支三河镇老百姓眼中的“抗洪神兵”再次回到当年奋战的大坝上。同一支部队,不同的官兵继续扛起与洪魔奋战的大旗;同一座大坝,穿越25年的老乡们再次送来了姜汤和鸡蛋……昨日,安徽商报记者在肥西县三河镇丰乐河大坝上再次见证了这场跨越25年的军民鱼水情。

首战9小时 仅休息两小时

“丰乐河桃花岛段堤坝发现塌方,请速来救援。”7月3日下午,接到三河镇政府的求援电话,刚刚完成丰乐河与杭埠河交汇处堤坝固定工作的陆军军官学院官兵,顾不上休息,火速赶往塌方堤段。此前,他们刚刚完成了连续9小时的筑堤任务,仅仅休息了两个多小时。等陆军军官学院的官兵赶到丰乐河桃花岛段堤坝,发现现场的情况远比求援电话里严重得多。连日的暴雨,大量雨水渗进土坯大坝,造成几十米堤段塌方,大坝上的一处木质凉亭甚至底部出现悬空,而仅隔着不足两条车道距离的堤坝另一边,则是水位不断上涨的丰乐河。“如果不及时固定坝体,很有可能造成溃坝后果,大坝后面的三河镇有可能会被河水淹没。”在仔细勘察大坝结构和地势后,陆军军官学院的现场指挥和抗洪指挥部研究判定,需要把泥土坝里的水滤出来,然后再进行加固。“而这一切需要在下一场暴雨来临前迅速完成。”在水利专家的指导下,官兵们兵分三路,一路打木桩,一路堆沙袋,一路将沙子和石头分层次、成坡形铺在原来的泥土大坝上,“借助沙子与泥土密度接近,吸水性较弱的特点,把水从泥土中过滤出,再用同样不吸水的石子压上,确保往下流的水不会带走沙土。”据透露,为了加固塌方堤坝,不但需要把近百斤的沙袋要均匀堆放在堤坝与河水交接处,还要把3.5米高的木桩按照0.5米的间隔钉在堆满沙袋的泥土里,其中木桩的三分之二必须钉在泥土中。

打桩6小时 手握不住饭勺

安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仅容两车勉强交汇的堤坝上堆满了石子、木桩等器材。周边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一边装袋,官兵们在运送沙石袋、打桩。“别小看了这打桩的活,要把这碗口粗的木桩按要求钉到泥土里,不但需要熟练使用打桩机,还要注意相互配合。”据学员透露,几根木桩打下来,整个手臂就像卸了力一般,导致不少学员吃饭时,都握不住勺子。“最后,居然有一台打桩机都罢工了。 ”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官兵们,130多名小伙子鼓足干劲,仅用了6个小时便打下200个桩(如果是正常的打桩速度,至少要一天左右的时间),为固定大坝奠定了基础。

随后,官兵们将近百吨沙子铺在原来有塌方状况的堤面上,待沙子将泥土里的水滤出,再将近百吨石子平铺在沙子上,最后将防雨油布铺在堤面上,一道修复堤坝的工序才算完成。截至昨天下午17点,丰乐河桃花岛段堤坝险情排除。不过,陆军军官学院的学员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仍然配合民兵在大坝上逐段检查。

群众志愿者 加入护堤阵营

当记者向大坝上的三河群众志愿者提起25年前的救援队伍,正在装沙石袋的汪师傅居然脱口而出,“我记得,是炮院的!”据汪师傅透露,他现在是一名木工,“前几天听说丰乐河大坝有险情,就过来看看,看自己的手艺能否帮上忙。”随后,便和不少闻讯而来的当地志愿者加入了护堤的阵营。回忆起1991年三河镇的那场大水,汪师傅用“这辈子都不会忘”来形容,堤坝多次破口,洪水涌进三河镇,很多房屋都被淹了,路边一个加油站的油罐瞬间被水冲走了。“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了,没日没夜的守护着大坝,哪里出现险情,就往哪里上;哪里有人需要救,就冲上去。 ”不过由于当年生活条件太差,汪师傅至今还在遗憾未能给那些当兵的送上一口热汤饭。“幸好当年有老乡代替我们给送了姜汤和煮鸡蛋,现在他们的后勤有保障了,不再需要我们送水送饭,我们就来当志愿者,和他们一起守大坝。”

[发布]

三河居民昨第二批转移

4日,雨水再次光顾了肥西三河,截至当天12:30,三河镇北大桥水位已达13.15米,超警戒水位1.77米,堤坝经多天浸泡,多处出现险情,汛情十分紧急。为确保三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肥西三河防汛救灾指挥部发布第2号公告,第二批转移该镇范围内海拔15米以下(三楼以下)的村(社区)所有居民。

目前,三河镇居民正在有序撤离,前往三个临时安置点(分别位于严店中学、肥西师范学校和花岗镇),政府将提供免费食宿。

一家15口成功转移至安置点

在接到转移通知后,安徽商报记者冒雨来到三河镇西街社居委,发现已有不少居民前来登记乘车转移,所有的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中。

“这是我经历过的第三次大水了。”今年68岁的邱昌凤是三河镇某小区的一位独居老人,接到社居委工作人员通知后,她拿着两个装满日常用品的大布袋独自一人来到社居委准备乘车转移。据其介绍,她经历的第一次大水是1969年,家中的草房一下子就被冲走了。 1991年的大水来得比较突然,正当她急着赶回家接3个孩子,家里的瓦房已经进水。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家里养的一头猪,竟然跳到了厨房的顶上避难。“最后在政府搭建的临时帐篷里躲过了水灾。”

昨天17时左右,安徽商报记者随转移的三河镇居民来到位于严店中学的安置点。此时,王晓霞一家15口已经在安置点准备晚饭了。据了解,王晓霞是湖北人,2011年来到三河镇做生意。“现在我们一家15口人(她家人,她的父母,她丈夫兄弟的一家)都在这里。”虽然政府已经把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都安排好了,但第一次面对如此的灾情,第一次来到安置点生活,王晓霞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不过,我相信很快会调整好,也很快能重返家园。”

记者姜志远通讯员余世国刘晓诚/文

李冠玉/摄

新闻推荐

抗洪以来肥西县柿树岗乡组成一支人的抢险支援大队在危

抗洪以来,肥西县柿树岗乡组成一支500人的抢险支援大队,在危险地段巡逻。图为他们在大水冲倒的树上救出的小杜鹃。 杨金玲马翔宇 文/摄...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三河神兵归来固坝抢险1991年,陆军军官学院官兵也曾来化解险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