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公布的第二批保护性建筑名录中,张老圩、唐五房圩、董氏祠堂等文物保护单位均入围。一项围绕“淮军故里圩堡群”的修缮保护计划也在逐步推进中。记者昨日从合肥城建部门获悉,将投资约1亿元,对上述几家文保单位进行修缮和保护。
淮军故里圩堡群亟待修复
据介绍,圩堡一般是以一姓一户为存在,是一种北方古城与皖南古民居相结合的独特皖中古民居。圩堡内建有房屋,在房舍四周加筑濠沟,引水将圩堡内房屋围护起来,内外以吊桥连通出入道路,其作用是防备匪盗。
位于肥西县境内的淮军故里圩堡群则是以晚清淮军名将为主营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是江淮地区特有的集居住和防卫功能于一身的地主庄园。根据记载,晚清淮军将领曾在肥西紫蓬山境内修建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圩子,一度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圩堡群落。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张、刘、周、唐四大姓所建起的“四大圩堡庄园”(四个圩堡主人,分别是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唐定奎)。
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圩堡毁坏严重,有的濒临倒塌,仅剩轮廓,急待保护和开发利用。前些年,刘铭传故居被修缮,然而,张老圩、唐五房圩等淮军故里圩堡群的修复工作却一直没有进展。
张老圩唐五房圩年底整容
据介绍,张老圩是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居,位于肥西县紫蓬山管委会张老圩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约6.6万平方米。按照修缮方案,张老圩的古建筑将被维修复建,同时清理水系、整治环境、设置绿化景观。整个修复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今年12月开工,2019年12月竣工。
唐五房圩位于肥西县柿树岗乡新街社区,是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时任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因病辞职归乡后所建,占地200余亩。根据修缮计划,整个修复工程预计今年12月开工,2019年12月竣工。
位于肥西丰乐镇河湾社区的董氏宗祠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是目前合肥地区现存的最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目前,修复方案正在优化,即将开始招募施工单位,最快今年6月动工。
姜志远徐启玖庞启伟张鹏飞
淮军圩堡群
◎是以晚清淮军名将为主营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其中,张、刘、周、唐四大姓所建起的“四大圩堡庄园”最受关注
新闻推荐
肥西市监企处字[2017]第1号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