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锋先行。眼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庐江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根扎基层,真扶贫,扶真贫,挖穷根,把老百姓的困难挂记在心头,想办法,找资金,创产业,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出力流汗。
扶贫队长邓芳,扎根乡村挖穷根
一袭蓝色连衣裙,扎着一个马尾辫,身材娇小,乍一看还以为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其实邓芳已经是扶贫战线上的“老干部”,从在万山镇闸山村挂职第一书记至今,虽然其中岗位有过调换,但是她的第一书记头衔一直没有卸下,“穷根不除,奋斗不止”,万山镇闸山村扶贫队长邓芳语气坚定。
见到邓芳时,她正在周庄村民组帮助贫困户张吉友策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天气炎热,她蹲在牛棚里,额头上汗水涔涔。今年45岁的张吉友,肢体四级残疾,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邓芳帮助他发展养牛产业,可是没有像样的牛舍。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邓芳上门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与县农商行联系,解决了3万元无息贷款,帮助张吉友解了燃眉之急。今年出栏7头牛,由于牛肉品质好,在家门口就被抢购一空,扣除成本,纯获利1万元。“这里有邓书记一半的功劳。”张吉友激动地说。
地税干部董瑞宜,用心扶贫结硕果
董瑞宜是名地税干部, 5年来,他在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沉下心来,依靠村“两委”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做好扶贫工程,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组织部门的肯定。
2012年5月和2014年10月,董瑞宜两次接受组织挑选,作为全省第五批、第六批选派干部,被选派到金牛镇古城社区、金牛镇山南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
在实施扶贫工程中,董瑞宜成立了山南村扶贫工作队,帮助贫困户和合肥市地税局的帮扶责任人结成对子。在实施产业项目中,最困难的当属确定项目和引进大户进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董瑞宜与村民的反复沟通,实现了山南村高井村民组整组200多亩土地一次性成功流转,成为全县批准的八个产业项目之一,目前正在组织实施,让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加入荸荠的种植队伍,使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在古城社区,董瑞宜从合同上理顺了罗冲水库集体财产的发包关系,通过重新发包,使承包费比下派前增长了一倍。同时他从多方争取申报,申请到集体企业罗冲窑厂41万元项目关闭资金。 ·周跃东 钱良好·
新闻推荐
庐江矿业发展探索创新之道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