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徽州区呈坎古村落在实施“百村千幢”工程中,按照“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在加强古村风貌保护、文保修缮的同时,注重文旅深度结合的典型培育,积极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实现了古村落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老虎祠是呈坎古村落内古建筑群之一,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家私人文化会所,每天人客迎送往来,好不热闹。然而两年前,这座古祠堂还是由当地六户村民分占、并用作堆放杂物场所,破残严重。后来,合肥人王志政个人出资收购了古祠堂,并陆续投入一百余万元对古祠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修旧如旧”,期间,添置相关的徽州摆设文物,增设了隐蔽式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于今年初形成一家私人文化会所,目前已接待访客500余人。同样,祖居呈坎的王彩霞回乡收购一处古民居,通过修缮打造书画创作室,对外签名销售书画,生意十分看好。
今年来,呈坎古村落在实施“百村千幢”工程中除了加大对罗会铮宅、罗嗣海宅、杜欢喜宅、石柱厅等一批徽派特色鲜明的古建筑抢救性保护修缮同时,按照“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更加注重古民居、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资源效益的充分挖掘,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新业态。在古民居上,通过公司和民间收购方式,将老虎祠、罗永祈宅、罗青益宅等资源效益看好的古建筑发展成乡村客栈、会所、旅店,将呈坎钟英楼下屋、文献祠和长春社等文化价值看好的古建筑发展恢复成古更楼文化、易经八卦文化、古徽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展示馆。在古村落上,依照鼎盛时期的古村风貌对南水口进行历史性恢复,该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400余亩,工程在今年年底完工后,将形成一个新的景观,同时使呈坎古村落的面积扩大了四分之一。
此外,在古村落风貌保护上,采取了互补与共生措施,对古村落内要求建房户实行“只出不进”,新建房户全部被安置到新规划的龙盘和龙溪两个新徽派农民新村;对自民国以来的民居进行了非徽派改造,保持了古村落风貌的高度统一性。借助“百村千幢”工程的实施,使呈坎古村落焕发勃勃生机:村落古朴风貌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成美丽画卷,极大改善的古村落原生环境和新形成内涵丰富的旅游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访古探幽。今年一季度,呈坎古村落共接待游客5.3万人,同比增51%。
·谢国洪 叶建斌 汪树荣·
新闻推荐
炎炎夏日,没有阻挡住游客行走的脚步。在“华东绿色明珠”牯牛降各景区、景点,一支又一支追寻夏日凉爽之旅的旅游团队,成为祁门暑期生态旅游最大亮点。7月23日,合肥一家旅行社组织的一支“城...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