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左平
6月26日,星期日。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又迎来一批合肥的客人到这里度假,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客人们流连忘返;村部里,党总支书记王建伟正在打电话,帮助村民联系建房审批相关事宜;农家书屋内,几个村民在这里阅读书籍、查找资料;书屋外的空地上,几个无职老党员带着村里的留守儿童玩耍……
近年来,霄坑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描绘出一幅富裕和谐文明的山乡新画卷。
党员学技术,带富一方百姓
在霄坑村,有一栋90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楼。这里是霄坑村党总支为民办实事的窗口,也是党员群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课堂。近年来,全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次,培训人员达到840余人次。通过培训,全村党员干部人手1到2门实用技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了,奔小康的路子宽了。
祝林,霄坑五队人家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霄坑村党员“双带”先锋。在祝林和“五队人家”背后,是全村1000多名茶农。目前,“五队人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实现利税50万余元,带动村民累计增收200余万元。像祝林这样的“双带”先锋,全村共有30个。
在党总支和党员的带领下,霄坑村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全村拥有茶园4000余亩、加工厂17家,年产茶叶5万多公斤,茶叶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依托独特生态资源,霄坑人纷纷走上了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新路子。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一个“吃农家饭、品有机茶、玩生态游”的一体化旅游服务模式,已在霄坑村悄然兴起。2010年度,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38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
总支做“代理”,服务全体村民
今年5月份的一天,村民陈建新向村委会递交了一份新建住宅申请,然后就放心地回家等候消息。按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承诺,村党总支在一个星期之内请来了镇土地管理所的同志,帮他审核是否符合建房条件和规划。
霄坑村地处贵池区南部高山峡谷之中,村民们去镇办事要走22公里,很不方便。为此, 2009年,村党总支做出承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群众办事不出村。党总支建立了为民服务代理机构,设置代理项目,安排代理人员。村党总支书记王建伟告诉记者,随着代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代理机构工作日有人上班、节放假日有人值班,村民的劳动就业、建房审批、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新农合医疗费报销、粮食直接补贴核实发放等诸多事项,全程由村里办理。2010年,霄坑村共为民办理事项185件。
党群心连心,共创文明家园
今年清明节期间,很多霄坑村民用鲜花替代了鞭炮纸钱祭奠先人,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减少了森林火灾隐患。这是霄坑村党总支带领村民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文明村创建过程中,霄坑村党总支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党总支加大投入,建起了村级农民书屋、阅览室,让群众不出村就能学习和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送戏下乡活动中,村党总支邀请有关部门和团体“送黄梅戏进村”、“送电影下乡”,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村民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霄坑村就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了20个岗位,让40多名无职党员定责上岗,构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现在,如村里道路养护、护林防火、纠纷调解、制止乱砍滥伐等都由这些无职党员来处理。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配合。如今的霄坑村,钻研技术、发展生产蔚然成风,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计划外生育等不良现象已经多年没有发生,“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越来越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良好风尚正在全村迅速形成。霄坑村先后荣获了“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旅游实验基地”、“全国文明村”、“安徽省十强村”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九华山讯(通讯员九宣)今年5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旅游日”,九华山风景区于5月17日在合肥逍遥津公园开展“快乐旅游,公益惠民——2014中国旅游日”安徽主场活动暨首届惠民旅游...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