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源头上追溯,监管就会有的放矢! ”近日,合肥市民革党员何炜就对食品安全监管,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何炜认为,只有在食品的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何炜认为,政府可动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检测检查信息的交流机制。加强农产品、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监管配送、物流,形成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
因为种植是食品生产的第一源头,何炜建议政府可应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种植基地;规范种植和加工技术,使用先进设备控制二氧化硫、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各项指标,对生产成本较高但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食品生产厂家,由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政策。产品的质量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不定期抽查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何炜还建议政府完善当前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通过建立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站,大力宣传,及时发布不合格食品及生产厂家的名单等具体信息,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厂家起到威慑作用,同时提高群众的鉴别、防范能力,使不合格食品失去市场而被淘汰。对食品、药品及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厂家实行定点管理,明确安全督查责任人,依法对厂家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鼓励消费者监督举报。
(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8月22日,村民在合肥庐阳区大杨镇夹塘社区农家书屋阅读。为不断更新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内容,该镇积极想办法,不定期更换 “农家书屋”的书籍,方便广大农民朋友阅读。葛传红本报记者袁家权摄...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