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笔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经政协全力推动,始于 2007年实施的合肥市“515敬老工程”,即计划用5年时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实现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集中居住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经过5年的艰苦不懈努力,于今年底完美收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大幅提高,由2007年的8%提高到现在的52%,敬老院实现乡镇全覆盖。
为使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实现老有所养,居有其所,病有所医,多年来,合肥市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在五保对象身上,为改善五保对象的生存质量,连年向合肥市、市政府提交提案,建言献策。政协委员的呼吁,得到了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将“515敬老工程”列为该市“33项民生工程”之一,以大建设的力度强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积极打造农村五保供养体系。
针对政协关注的敬老院建设标准,集中居住生活质量和管理等问题,合肥市按照“基础设施一流、规范管理一流、服务水平一流、生活保障一流”,“四个一流”的标准,全面提升全市五保供养水平。目前,该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45748人,农村敬老院179所,其中改扩建、新建项目70个,五保床位总数达22501张,新增 16493张,占73%。2011年散居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800元~480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2640元~4560元,实现了“五保供养标准、敬老院床位总数、集中供养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敬老院规模档次和整体水平”五个全省第一。 (傅年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了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在日前召开的合肥市政协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大会的“一号发言”也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根据“十二五”规划,合肥市提出将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