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了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在日前召开的合肥市政协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大会的“一号发言”也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
根据“十二五”规划,合肥市提出将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方面投入,实现农业高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物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引领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合肥市民革建议,以省会为依托,加快建设合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省级“农业硅谷”,并在合肥市“两会”期间,将该项建议带到了大会上。建议甫一亮相,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共鸣,合肥市政协高度重视,将之列为大会“一号发言”。
会上,市政协委员廖明蓉代表市民革做了发言,认为目前国内不少农业示范园,如西安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白马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都很好地发挥了当地农科教基地优势,合肥市应充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组织做好规划论证,以农业高科技为引领,集聚国内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集中打造合肥特色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粮油良种、蔬菜、苗木、生猪、花卉、食用菌和经济林果等七大类产业,构建合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该建议提出,合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可由创新核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辐射带动区三大板块组成,集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及技术洽谈交易等功能于一身,最终形成园区创新与产业结合的完整架构。
为吸引农业科研和投资项目、农业人才和企业入园,市民革建议,政府应对进驻项目、人才在规费征收、办事手续、土地供应、税收返还等方面提供多种优惠,把园区打造成吸引创新要素的“政策洼地”。
(李晓军 本报记者毛学农 谢媛)
新闻推荐
春节长假刚结束,合肥市各大书店迎来了节后第一波购书潮。记者在安徽图书城看到,店内人头攒动,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选购图书。据书城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读者购书需求,春节期间一直没有休息,销售图书...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