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文化建设也是城市符号□李云胜

来源:江淮时报 2012-02-12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李云胜

这是个经济唱主角的时代。考量一个城市的发达与否,从官方而言是以GDP为主;从市容而言,是越盖越高的建筑,越修越宽的马路。

当然,抓经济没有错,但在日益丰富的物质基础积累起来的同时,我们的城市还需要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省“两会”期间,一些网络媒体推出了面向受众的调查。其中,2012年房价走势如何,您是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我认为,城市的文化建设也应该成为委员和代表们的关注点。

拿合肥这个城市为例,从秦朝置县开始,至今已经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我们这座城市创造了灿烂的江淮地区的城市文化,诞生了一批像杨行密、包拯、李天馥、李鸿章这样的杰出人物,所以才有了“三国故地”、“包公故乡”这样的城市名片,这就是合肥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之一。

有人说,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外观上特有的文化形象,一方面体现在内涵上鲜明的文化气质。这种个性化的形象和气质,只能是土生土长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中生发出来的,只能是从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根基中生长出来的。

这话及其准确,所谓个性化的城市文化符号,不外乎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机总和,是一个城市特有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合肥过去一直都是庐州府衙的所在地,城市里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包括大书院、小书院、县学这样的讲学之地,卫衙大关、庐州营署、县衙、府衙这样的办公场所,各种风格的会馆、祠堂,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都逐渐丢失了,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丢失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作者系省作协会员,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新闻推荐

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强引擎”

□本报记者周晓东自主创新是后发地区跨越赶超的根本途径。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必须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参加省政...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建设也是城市符号□李云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