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徽州故里】啊,我梦中的黄龙口……

来源:黄山日报 2012-06-01 15:12   https://www.yybnet.net/

□ 合肥  高 筠

读研刚被刘伯山老师收为学生的时候,他说有机会带我们去古徽州调研。我充满期待啊:去徽州乡村调研,也就是爬爬山、看看水,感受在城市里无法呼吸到的清新空气、去过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玩玩,该是很好玩吧?!

2012年2月22日这一天,当我和两位师姐跟着刘老师踏上徽州祁门黄龙口土地的那一刻,我就开始为我肤浅的认识感到汗颜。在黄龙口短短两天半的时间,我感受得太多太多,这里的景、这里的人、这里的风俗民情、这里的文化,是我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无法触摸到的;它们的鲜活、它们的质朴、它们蕴育的一切,以自然开放的姿态,轻松微笑地迎接我们,却震撼了我的心灵……

不舍挥别这个名叫黄龙口的小村庄已经有些时日了,但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依然令我流转梦回。多少次在梦中,我又走在那座由纯色敦厚青石筑砌的已有百年历史的单孔石桥上,侧耳聆听桥下河水潺潺;眺望远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群山,空气中飘散的是一股原始的清新和香甜。顺着小路往下游走,沙沙细雨轻轻碰着岸边的翠竹,立在水中的巨石透着一种不常见的青色,在雨水的荡涤下显得更为剔透和清亮。踏着斑驳的青石板,穿梭在曲曲折折的巷弄中,路过身旁古旧的石屋和祠堂,我感受到了村子的厚重与历史。这个不起眼又僻野原生态的小村,在书画名家的笔下可能只是色彩寡淡无足轻重的一笔,但它的古朴、它的简单和纯粹,已然在我心里留下了亮丽和厚重的印记。

黄龙口于我而言,绝不仅仅只是风景这边独好。在这里,我跟着老师的脚步,踏过一块块古旧的石板,抚过了一片片康熙或者乾隆时期的砖瓦,亲历了一次此村今人的婚礼,我既要搁置好录音笔以录音,更要用笔在笔记本上做好原初的记录和笔记。拜访和采访村里的老人和新人,我对时至今日还如此严格繁复却也是沉淀和透露了中国传统古礼尤其是朱子《家礼》要求的婚礼程序和仪式心生敬畏,对新娘婚礼结束后敬送给新郎父母的千万针纳成的鞋垫而无限感动——这是这个古村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孝道文化啊……

现代式的婚礼我参加过很多次,但像这样传统的、蕴含民俗文化及具有民俗风情的婚礼模式我还是头一次参加,十足让我眼前一亮。那十几套的木制桌椅满满当当地摆在中央,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和色彩斑斓的气球让古朴肃穆的老祠堂也显得年轻有活力了不少,气派却不失庄重。虽然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天空也有些许的阴沉,但是新娘的笑容还是那么阳光那么甜。那是新郎撑在新娘上方的那把红伞轻松地用它那抹亮色击溃了天公的不作美。别具韵味的红伞下,新郎新娘十指紧扣,看向彼此眼神中的柔情蜜意稠得融不开。我知道,新郎撑起的不只是这把小小的红伞,更是他们头顶的那片天。我和周围热情的村民一起笑着,欢呼着,细细感受着婚礼的点点滴滴:从迎娶新娘就吹响的喜庆的“一枝梅”,到欢快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全村人一起帮忙布置的笼罩着喜庆气氛的祠堂,到主桌上用红纸包着的寓意盐米夫妻的食盐和大米;从村民们因争抢到新娘抛撒的喜糖而自然流露的淳朴笑脸,到新郎新娘羞涩而发自内心的幸福笑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质朴而真实。看着村民们为准备婚宴、布置现场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没时间闲着。我得时刻关注着新人的动向,及时而准确地记录着婚礼进程的每一个环节。新娘是不是坐主桌?新郎有没有席位?上菜的顺序有什么样的讲究?等等。我深知这些细节对于我们这次的调研所具有的研究价值。跟着新人跑进跑出,还要不停歇地拍照、做笔记,小半天下来,对于平时不擅运动的我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就是在这样的孕育着古朴的民俗文化和民风的小村落里,四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望着村民们憨厚朴实的笑脸,我觉得受再多的累都是值得的。

除了别具特色的古村婚礼,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婚礼第二天新人的墓祭拜祖。第二天清晨,新郎新娘就在新郎妹妹妹夫的陪同下伴着“百花辞巢”的唢呐声上山祭拜新郎故去的父亲及祖父祖母。认真摆放好颇有讲究的祭品,焚烧完纸钱,燃放完鞭炮,两位新人便开始恭敬地向亲人坟墓跪拜祈佑。整个过程,没有人讲话,每个人都默默地遵照仪礼虔诚地祭拜。在这一刻,我才真切领会到了朱子所言“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之意。孔子曰“孝慈,则忠”,沿袭到朱子之“为子须孝”,孝道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始终牢牢占据着重要地位。孝敬父母,尊重先祖,不仅仅体现在古徽州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中,更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浸染中淋漓尽致地糅合进每一个徽州人的骨血里。透过新人虔诚恭敬的背影,我不禁深深为徽州人的重孝精神所折服,同时也在心底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想,在亲身经历这场拜祭活动后,我收获的除了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一个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的人。

梦中的我还和遇见的每个人开心地打着招呼:有能做出味道绝美的芝麻糖和米糕的程阿姨、有木匠技艺超群、巧夺天工的汪叔叔、有憨厚质朴的唢呐大叔、有热情能干的村长、有“记性不好”却风趣幽默的村支书,还有天色已晚还冒雨过来向我们讲述村子风俗礼仪的汪老……想着那些在我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村民们,我会心地笑了。正是这样一群热情淳朴善良的人们,让我感恩与他们产生的短暂而温暖的交集,也让我感知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在这个我不想醒来的梦境中,我又一次体验到了程阿姨家中整个人都可以坐进去的木桶的暖暖的温度,又一次饱尝了婚宴时落满鞭炮灰但还倍感美味的饭菜,又一次回站在进山的小货车后车厢上,感受早春时节迎面扑来的习习凉风……

呵,美丽可爱的黄龙口,尽管您还只是千百个徽州古村落的一个,但短暂的接触,就已经烙给我这个湖北姑娘难忘的印记。在您这儿,我体会到了田野调查的艰难与细腻,体味到了生活的纯粹与快乐,也触摸到了徽州文化的深厚与真实——就像老师教导我们说的:真正的文化也就是生活,徽州的文化也就是一个个真实的徽州人生活的本身。黄龙口不会仅仅出现在我的梦境,请等着我,我会再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以更饱满的热情品味您的纯美,用更深层的心境品读您厚重的意蕴……

新闻推荐

孔雀开启“致富屏”

“听说养鸡养猪发财致富的,没听说还能养孔雀?”在徽州区富溪乡大山深处,谢汉勇养孔雀的事,成了一时的新闻。而今,养孔雀能赚钱的事变成了现实,村民们信了,有的还主动加入谢汉勇的孔雀养殖专业合作...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悠悠心曲感谢母亲2013-03-07 14:25
评论:(【徽州故里】啊,我梦中的黄龙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