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代表委员昨就如何解决“买菜难”问题提出多项建议
对于如何让蔬菜甚至早餐摊点真正走进社区、方便市民生活,合肥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1
针对市民们所反映的买菜难、菜价高等问题,合肥市人大代表武义平提到了最近比较火热的平价蔬菜车进社区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的结果,市民们还是比较欢迎的。”但是,平价蔬菜流动车进社区目前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最集中的就是社区定点问题。流动车地点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经营状况。之前我们可能与城管、居民区附近超市等缺少必要的协调,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据他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和城管、街道和超市等进行积极沟通和协调,选择更合适的地点。
他说,买菜难问题的解决还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此外,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应继续推出平价菜优惠活动,“每天保证一定的便宜蔬菜供应,让市民能够不再为菜价发愁”。
蔬菜流动车还要再完善
2
平价蔬菜流动车开进小区后,大大方便了市民买菜本报记者 项春雷/摄
“坝上街改造之后,原来的菜场就没了,买个菜要走很远。”说起买菜难,合肥市政协委员黄玲感触颇深,她父母住在坝上街,原来买菜就在楼下,但现在菜场拆了,两位老人买菜要走很远,很不方便。
“合肥的菜场还是太少了。”黄玲说,老城区相对好些,新城区的菜场布点的确不够,“不仅是菜场,包括早点摊点等,都应该是便民的,但在合肥,这样的便民网点布局还非常不合理。”
黄玲建议,政府部门在做规划时不能只想着建高楼大厦、商业综合体,而是应该从方便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对菜场、早餐摊点等小商业合理规划、多布点,最大程度方便百姓生活,这样城市才能有生活气息。
她还建议,很多地方改造之后,档次是上去了,但小本经营的商户却不敢进去了,主要还是“房租太高”。“对于便民的商业业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扶持。”黄玲说,比如早餐摊点,各项条件符合的,财政可以补贴一些房租,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以帮助这些小摊点经营下去,方便更多有需要的百姓。
便民小摊点需政策扶持
3
“我住在省委党校附近,步行到最近的菜市场也得十几分钟。”合肥市人大代表肖月说,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时,小区里的老人去买菜会很受罪,“后来,为了解决我们这里买菜难的问题,相关单位和一家超市进行了对接,现在我们在小区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了。”
肖月觉得,这种大型超市进单位、进社区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买菜难”的问题,也比较适合推广。“除此之外,一些大型蔬菜种植基地也可以瞅准部分区域买菜难的商机,统一在小区内开设店面,只要价格公道、蔬菜新鲜,肯定会很受欢迎。”肖月说,这些店面最好能够统一外观设计,以打响知名度。
不仅要解决买菜难的问题,合肥市人大代表张洁认为,还要从“田间地头”开始对蔬菜的质量进行监控,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的菜,“比如对蔬菜进行农残检测,有的菜市场也有农残检测,但是能不能检测到位,相关部门要对此进行监督。”
本组稿件由 张莉钥 叶晓 本报记者 项磊 张晓嵘 强薇 吴碧琦 姚一鸣 采写
基地新鲜菜可直供社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合肥市民王女士是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表工。昨天晚上7点多,她骑着电瓶车来到位于合肥市望江路和潜山路交口的华府骏苑小区抄表,没想到仅仅半个多小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