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阿娜)近日,经过颍东法院袁寨法庭法官的耐心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成功解决。
据了解,林某是合肥某机械经营部的个体经营者,于2010年9月与颍东区袁寨镇人郝某签订了破碎锤买卖协议书,合同价款为95000元,郝某一次性支付了43000元货款,双方约定余款52000元分四次、每次13000元给付林某。货物交付后,郝某于2010年10月、11月,2011年7月分别给付林某10000元,还剩余22000元货款没有付清,后经林某多次催要,郝某总以没钱为由不予给付。无奈之下,林某一纸诉状将郝某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合同余款22000元,并按合同约定的国家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支付利息12507元。
案件立案后,袁寨法庭法官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工作,通过耐心细致地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林某自愿放弃欠款中的2000元,郝某按约定时间一次性付清剩余货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马红云 通讯员 李蕾 杭青)6月27日,阜汽集团长途汽车中心站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合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党员们向革命烈士像敬献花篮并鞠躬默哀,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