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微信交流养花心得。
还以为微信是年轻人的专利,那你就OUT了。随着网络的普及,一大批“40后”、“50后”正在向网络社交平台靠近。除了常用的QQ、微博,如今的老年人也开始涉足微信。拍照片、建立专属朋友圈、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他们的生活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
微信拍照片 分享新生活
“我家的风信子开了,看漂亮不漂亮?”前几天,56岁的市民庞燕用手机对着自家一盆风信子一阵“猛拍”,随即将照片传到了自己的微信上。庞燕是最近才开始使用微信的——年前,因为手机故障,儿子为她挑选了一部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本来还想着,这么复杂,用不了,拿回来之后才发现这么好玩。这不,上个月孩子给我下载了微信,我现在没事儿就拍个照片上去交流一下。”
庞燕的微信朋友圈多是“50后”,大家伙除了拍照分享心情之外,也时常会发一些养生段子、开心小笑话、闲时钓鱼收获等,“本来还以为我们这个年龄的圈子会很小,现在才发现原来大家都这么潮!新生活挺乐呵的!”
网络上喊话 预约品美食
和庞燕一样,今年59岁的市民邹丽也乐衷于玩微信,不同的是,她喜欢在微信上晒美食,有时候还会发起“品尝会”。比如前两天,刚做了一锅米粉肉,邹丽就发起了号召:新菜出锅,想品尝的可报名!
“女儿女婿都在外地,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个人,做一次菜,量少了不值当,量多了吃不完又可惜,不如找朋友们一起分享!”邹丽笑着说。
不光是分享美食,邹丽也在朋友圈找到了许多乐趣。有时候,老朋友们会在圈子里发起舞蹈排练的号召,有时候还会有人组织一起去逛街、健身,乐事儿多着呢。
更便捷 沟通用“说”来
在不少人还以为微信只能拍照、打字时,一些老年人已经发现了它的新功能:语音沟通。
市民孟红连的儿子已在合肥安家,过去,和儿子、儿媳联系,孟红连总是打电话。考虑到长途电话费用高,虽然有很多话要说,孟红连总会匆匆挂掉电话,“现在好了,我发现微信有语音功能,只要把孩子们都加为好友,就可以一段话一段话地用语音沟通了。”
在孟红连看来,虽然微信的语音沟通不如打电话那么方便,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便捷的,“用家里的无线网又不用额外缴费,传过去一段话也可以保留很长时间,不会打扰孩子们工作的。现在,我基本上已经养成用微信沟通的习惯了。”
长辈学微信 子女认真教
“刚刚开通微信时,老妈都不知道各项功能怎么使用,毕竟她们的生活圈子和年轻人不一样。”市民程蓓蓓说,为了教会母亲玩微信,她手把手一点一点地交,还在网上下载了相关图片,帮助母亲学习,最终总算教会老人使用这个软件了。
程蓓蓓表示,母亲之所以想学这个新鲜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老年生活,更多是因为想与后辈有更好地沟通:“这也是她的一片苦心,做子女的一定要支持才行。”
新闻推荐
6月26日,合肥首趟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驶离合肥北站货运中心。 当日,安徽合肥首趟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该趟列车途经西安、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