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中心方圆三里找不到停车位、观众提前四个小时入场,种种迹象表明,汪峰在省城的演唱会是成功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面对这样一场演唱会,省城多家大型演艺经纪公司在前期的运作中,一度“胆小”不敢接手,隐藏在背后的,其实是今年以来笼罩省城演艺市场的寒流。
策划来肥演出汪峰曾多次碰壁
“对汪峰这场合肥演唱会,他的团队最先找到我们希望可以负责运作,不过考虑到盈亏风险根本不敢接单。 ”合肥风羽文化经纪公司总经理关翔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同时,汪峰团队也在合肥汉源文化传播公司吃到闭门羹。
事实上,火爆的汪峰演出此前接连在省城触壁。只是今年省城大型演艺经纪公司谨慎接盘的一个缩影。在省城并不容易盈利的歌星演唱会市场,去年各类群星扎堆省城,谋得一杯羹的火爆场面如今已急速退烧。关翔说,“省城的演唱会消费能力很有限,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一月三四场频率的模式,在省城行不通。企业赞助商冠名费用有限,外加两笔在全国都能排入前五的硬性支出,即每场40万元的安保费和70万元的场地费,一场最低600万元起底的演唱会,稍大的演艺经纪公司都不再轻易介入。 ”
小型演艺公司 无奈提前冬眠
像明星演唱会这种大手笔,年盈利200万元左右的小型商演公司无力运作。而一直赖以生存的政府机关演出及国企汇演,也在今年几乎绝缘。往年凭借即将步入传统“年会季”的小商演公司,只得选择提前冬眠。
“小一点的演艺公司,现在日子很不好过。自己熟悉的6家体量稍小的公司,已濒临倒闭。 ”凤羽文化传媒总经理关翔说,“为接单,只能提升硬件设备,而一笔前期投入对资金空间不大的公司来说,政府商演、单位组织的节庆活动这类商演机会,几乎是他们的唯一生命线。 ”
省城一家艺术学校的刘老师透露,以前除五一节、中秋国庆节、年会外,单位组织K歌比赛、才艺展示大赛,自己担任专业评委或演出活动此类角色,平均每月都能接到一笔单。不过,今年以来尚未开张。曾经接触的活动庆典公司、会展策划公司也基本失去了联系。
纷纷投石问路 寻求新“阵地”
消费能力难敌一线城市、政府商演市场遭遇“一刀切”,多种不利因素集中叠加,在此背景下,一些公司开始探寻一些新路径。
“以前政府商演模式,风险最小也最赚钱。政府或知名国企牵头,招商冠名企业不用愁,经纪公司拿到的收入都很固定。但现在只能重新开拓疆土。 ”汉源文化总监郁建明说,“上半年忙于开画廊、投资非遗文化领域等项目,没接一场演唱会和政府商演。文化传媒这块,值得尝试的其实不少。 ”
文艺演出高票价,令普通市民难以招架。而举办票价相对便宜的主题音乐节,也渐渐成为了演艺经纪公司的加码重心。“受到场地座位局限因素较少,票价更为便宜,虽然总收入不及演唱会,但资金投入较少,尝试主题音乐节反响不错。今年上半年,组织的汽车主题音乐节,初步形成了较稳定的盈利模式,加大这块投入已列入明年公司发展的计划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纪公司总经理说。
记者龚宇卿
新闻推荐
由于对飞箭品牌的信任和20年的情感积淀,当飞箭集团从2013年10月15日起在合肥市场开展 “购装饰家优质漆中大奖”大型促销活动后,更加激励了大家购买装饰家油漆的热情。五里庙装饰家专卖店、红旗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